作为安徽省唯一独立培养中医药博士的院校,安徽中医药大学的博士点设置直接影响着整个华东地区中医药高端人才培养。今天笔者实地走访招生办,带大家摸清该校博士招生的真实情况。
目前该校共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其中中医学下设5个方向最值得关注,1.中医内科学(重点研究代谢性疾病)2.针灸推拿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3.中医妇科学(长三角妇科疾病诊疗中心)4.中医骨伤科学(与省立医院共建)5.中医诊断学(脉诊客观化研究)。
需要特别注意,该校中药学博士点实际侧重皖南道地药材研究,像霍山石斛、宣木瓜等特色药材方向每年竞争激烈。而中西医结合博士点近两年新增了"中医急诊医学"方向,但实际培养方案仍以传统中医理论为主。
招生办王老师透露,报考该校博士有三大隐性门槛,1.要求至少参与过省部级中医药课题(需提供结题证明)2.须在北大核心期刊以第一作者发表过论文(增刊不算)3.中医经典背诵考核采用现场抽背形式(涉及伤寒论条文)。
学费方面实行学年制,每年1.8万元,但设有"新安医学奖学金"(覆盖60%学生)。值得关注的是该校与合肥离子医学中心共建的"中医肿瘤方向",虽然不在官网公示,但实际接收联合培养博士生,需要导师单独推荐。
在就业方面,近三年博士毕业生主要去向呈现新变化,约40%进入省级中医院临床科研岗(需规培证),30%选择药企研发岗(集中在中药新剂型开发),另有20%进入中医药高校任教(要求有教学经验)。
建议报考前重点关注导师的课题经费情况,该校部分博导同时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项目,这类课题组往往有更充足的科研资源。别忘了,该校博士宿舍紧张,部分学生需要自行解决住宿问题。
安徽中医药大学博士住宿条件怎么样
宿舍基本情况,分校区,条件有差别
安徽中医药大学主要有梅山路校区和☆少荃湖校区☆,博士生的住宿安排会根据学院和校区不同有所区别。☆少荃湖校区☆作为新校区,设施相对更现代化,博士宿舍以双人间为主,也有少量单人间;而☆梅山路校区☆作为老校区,宿舍楼年代稍久,但近几年也翻新过,博士通常能分到双人间或独立单间。
房间里标配空调、独立卫生间、热水器,床铺是上床下桌的设计,储物空间充足,书桌旁还配了书架和衣柜。不少同学反馈,虽然装修不算豪华,但干净实用,日常学习生活完全够用。
公共区域与生活配套
博士生宿舍楼里一般会有公共自习室和☆洗衣房☆,尤其是少荃湖校区,每层楼还设了共享微波炉和饮水机。如果想自己做饭,部分宿舍区有公共厨房(需申请使用),不过大多数同学还是选择去食堂。
说到食堂,两个校区各有特色,梅山路校区的老食堂价格实惠,少荃湖校区的智慧食堂选择更多,支持手机点餐。另外,校区内超市、水果店、快递站齐全,生活用品随用随买,不用跑远路。
周边环境与生活便利性
少荃湖校区位于合肥新站区,周边比较安静,适合搞学术。校门口有公交站,打车到地铁4号线“综保区站”约10分钟,进城逛街、去医院实习都算方便。
梅山路校区在市中心,毗邻安徽医科大学,附近商圈多,吃饭、购物、娱乐更便捷,但晚上稍微热闹些,对睡眠浅的同学可能有点影响。
住宿费用与管理规定
博士生住宿费每年在1200元-2000元之间,单人间稍贵,双人间性价比更高。水电费自理,但学校每月会提供一定额度的免费水电,超出的部分需要自己充值,一般平摊下来每人每月几十块左右。
宿舍管理比较人性化,没有严格的熄灯时间,但晚上11点后进出需要登记。允许使用电脑、台灯等学习设备,禁用大功率电器(比如电磁炉、电火锅)。
一点个人建议
如果对住宿条件要求比较高,建议提前联系学校后勤处或导师,了解自己所在校区的具体宿舍情况。少荃湖校区的博士宿舍口碑更好,尤其是新盖的宿舍楼,隔音和采光都不错;梅山路校区胜在地理位置,适合喜欢烟火气的同学。
另外,博士生宿舍的申请通常和录取流程同步,早提交申请更容易选到心仪的房型。如果是外地同学,可以找学长学姐提前打听宿舍细节,比如哪栋楼离实验室近、哪层楼更安静等等。
说一千,道一万提一嘴,学校这两年一直在优化住宿环境,比如加装隔音窗、更新家具,整体来说对博士生比较照顾。毕竟读博压力大,能住得舒坦点,做实验写论文也更有劲儿不是?
(注,以上信息结合了校方公开资料和学生反馈,具体情况以当年学校安排为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