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呢!南京大学的法律非全日制博士,学制好像是两到四年,申请制的,不过也有考核。
下面具体说说什么情况。
申请南京大学法律非全日制博士,得满足啥条件?
硬性条件,得先过关,得有法学硕士学位(全日制、非全都行),要是本科,是法学专业,硕士跨了别的专业,得额外再,提交3篇法学相关论文。
工作经验这块,卡得严,必须在公检法、律所、企业法务岗,满5年,其中至少2年,是管理岗——比如,律所合伙人、企业法务总监,普通律师或专员,可不行。
学术成果,也不能少,要么在核心期刊,发过1篇以上论文,要么主持过,省级以上法律类课题,实在没有的话,拿得出像样的,案例分析报告(比如,代理过重大案件的辩护词、参与过地方立法修订)也能凑数。
考核难不难,考些啥?
申请制,不代表“交钱就能上”,得闯两关,
第一关,是材料审核,重点看工作履历,和成果关联性。
比如,做刑事辩护的,论文写民商法,就容易被刷;在企业做合规的,研究方向,得贴“数据合规”“反垄断”,这类实务领域。
第二关,是面试,3个导师面1个学生,全程聊案例。
去年有个考生,被问“平台用工的劳动关系认定”,他结合,自己处理过的,外卖骑手维权案侃侃而谈,当场被导师夸。
笔试,倒不难,考的都是实务题,比如“起草一份跨境并购的法律尽调清单”,比纯理论考试,好应付。
上课咋安排,影响上班不?
这点,完全不用愁,学校专门为在职党,设计了两种模式,
周末班,每月前两周的周六日上课,每天,9点到16点,中间午休两小时,适合南京本地,或周边城市的考生——比如苏州、合肥的,高铁1小时,就能到。
集中班,每学期,集中2次,每次连续10天(含两个周末),外地考生,可以趁年假或调休去。
有个北京律所的律师,就是靠集中班,读完的,平时线上,跟导师沟通论文,一点不耽误接案子。
课程还能“私人定制”,比如,从事知识产权的,可以多选“专利法前沿”“商业秘密保护”这类课;做刑事的,能跟着导师,去法院旁听重大案件庭审,比课本学的,实在多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