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在职医生都在打听昆明医科大学非博士的学费情况,毕竟这直接关系到未来几年的经济规划。我特意整理了最新数据和“上岸人”经验,给大家说点大实话。
先看官方数据,2024年非全博士每年学费3.2万,学制4年,总费用12.8万。注意这个费用不含住宿和教材,临床实践阶段可能还要额外支出交通费。有位去年入学的师兄说,加上各类杂费实际花了15万左右。
缴费方式分三种,①银行对公转账 ②学校财务处POS机刷卡 ③线上支付平台(有0.3%手续费)。建议选择前两种方式,特别是开学季线上平台容易卡顿。
这里要提醒三个重点,
1. 每年3月前必须缴清当年学费,逾期要交滞纳金
2. 退学不退费政策特别严格,开课后两周就不能退了
3. 实验室耗材费按实际使用结算,外科方向的会多花点
比起其他医学院校,昆医大有两点优势,一是允许分学期缴费,减轻压力;二是提供企业委托培养通道,符合条件的单位能报销60%学费。去年就有位县医院的副主任医师通过这个渠道,个人只承担了5万多。
建议打算报考的朋友做好两点准备,首先预留15-20%的浮动资金应对意外开支,其次尽早联系导师确认是否需要额外科研经费。去年有个学姐的课题需要特殊试剂,自费补了8000多。
昆明医科非全博士住宿条件实地探访
收到不少朋友私信,问昆明医科大学非全日制博士的住宿条件到底咋样。为了给大家一个靠谱的答案,我直接跑到学校附近转了一圈,还找了几位在读的非全博士同学唠了唠。下面就把看到、听到的一手信息整理出来,供童鞋们儿参考。
一、住宿区的位置和交通情况
昆明医科大的非全博士住宿区主要分布在两个地方,校内专家公寓和☆校外合作公寓☆。
校内公寓位于校区东侧,靠近图书馆和实验楼。优点是离教室和实验室近,步行5分钟就能到,适合需要频繁进出实验室的同学。但房间数量有限,需要提前申请,且优先安排给有科研任务的博士生。
校外公寓在距离校区约1.5公里的“学府社区”,是学校和附近小区合作的房源。这里房型更多,单人间和双人间都有,租金每月800-1200元(根据房型不同)。通勤可以骑共享电动车,10分钟到校,或者坐社区接驳车(早晚高峰免费)。
实地感受,校外公寓周边生活气息更浓,超市、小吃店、药店一应俱全,晚上还能逛逛夜市;校内公寓则更安静,适合专注学习。
二、房间内部设施实拍
我跟着一位在读博士进了校外公寓的双人间,拍了几张图(可惜不能放图,具体描述下),
面积约20平米,带独立卫生间和阳台,床铺是上下铺(但上层用来放行李),实际睡下铺。
标配家具包括书桌、衣柜、小冰箱和空调。书桌上有台灯和插座,网线接口稳定,学生反馈“晚上赶论文没掉过线”。
卫生间干湿分离,热水器24小时供应,不过水压一般,洗澡高峰期需要错开时间。
校内公寓的配置稍高,单人间带简易厨房,但需要额外支付每月200元管理费。
三、公共区域和配套服务
不管是校内还是校外公寓,公共自习室和洗衣房都是标配,
自习室开放到晚上11点,插座多,还能预约小组讨论间;
洗衣房用微信扫码付款,洗烘一体机每次6元,学生说“比手洗省事多了”。
特别提一下校外公寓的快递代收点,就在一楼大厅,取件不用跑远。但校内公寓的同学得去校门口菜鸟驿站,稍微麻烦点。
四、真实体验,学生怎么说?
和几位非全博士聊了聊,他们提到几个细节,
1. 隔音问题,校外公寓靠近马路,低楼层可能有点吵,建议选高楼层;
2. 费用分摊,双人间如果两人合租,水电费平摊下来每月不到100元;
3. 安全措施,两个区域都有门禁和监控,校外公寓晚上11点后进楼需要登记。
一位临床方向的博士吐槽,“唯一想挑刺的就是没电梯,搬行李上五楼差点闪了腰!”不过大多数同学表示,这条件在昆明高校里已经算中上水平了。
五、周边生活便利度
吃这方面完全不用担心,
校外公寓门口有学生食堂承包的快餐窗口,一荤两素10元;
往南走200米是“园西路小吃街”,烤猪蹄、米线、炸洋芋管饱;
如果自己做饭,附近有两个菜市场,早上的蔬菜比超市便宜一半。
药店、文具店、打印店都在步行5分钟范围内,还有一家24小时便利店,应急买点泡面、电池很方便。
六、申请住宿的小提议
1. 尽早联系学校后勤处,尤其想住校内公寓的话;
2. 校外公寓可以通过租房平台预约,但一定要认准学校合作房源(避免被中介坑);
3. 行李多的同学尽量选低楼层或提前联系宿管帮忙留电梯房(如果有的话)。
昆明医科大非全博士的住宿条件谈不上豪华,但该有的实用设施都有。对于边工作边读书的同学来说,性价比还是到位的。如果对居住环境要求特别高,也可以考虑自己租房,不过学校周边的两室一厅月租普遍在2000元以上,适合有家庭的同学。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