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医护同行在问昆明医科大学在职博士的报考要求,作为“上岸人”,今天我就掏心窝子说点大实话。根据2023年最新招生简章,想报考的朋友得满足这5个硬条件,
第一关是学历门槛,必须持有硕士学位证满3年。这里有个坑要注意,专升本的同学如果硕士是专业学位(比如临床医学专硕),需要额外提交2篇核心期刊论文。
第二是工作经历,三甲医院工作证明要盖人事章。有个朋友去年就栽在这儿,他们医院盖的是科教科的章,结果初审就被刷下来了。
第三要过英语关,学校认可五年内的CET-6(425+)或托福80分。要是证书过期了也别慌,可以参加校考英语,难度大概在考研英语和六级之间。
第四需要两位专家推荐,其中一位必须是博导。建议提前半年联系导师,特别是心仪导师带的硕士生,他们的推荐更有分量。
对了是科研门槛,至少要有1篇中文核心论文。这里教大家个小技巧,要是论文还没见刊,拿着录用通知加单位盖章的承诺书也行得通。
我强调一点大家,每年3月官网会开放预报名系统,千万别等到5月正式报名才准备材料。去年有个同事就吃了这个亏,缺了份单位同意报考证明,白耽误一年时间。
在职博士报名需要准备哪些纸质材料?
在职博士报名要带啥材料?照着清单备齐不踩坑
想报在职博士的朋友们注意了!报名环节最怕材料漏这少那,来回折腾耽误事儿。今天咱就掰开揉碎了讲讲,报名时到底得准备哪些纸质材料。看完这一篇,照着清单划勾准备,保证一趟搞定不跑冤枉路。
一、身份学历是基础 原件复印件都得带
头一样必须带身份证。别光带原件,正反面印在同一张A4纸上的复印件至少备3份。有些学校要求复印件上加盖“与原件一致”的章子,这个提前问清楚。
学历证明是重头戏,
1. 硕士毕业证、学位证原件+复印件(各3份)
2. 学信网的《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打印件
3. 留学回来的得带教育部认证的学历证明
有个细节要注意,专升本学历的得把专科毕业证也带上,部分学校会查完整教育背景。
二、工作单位开证明 红章子不能少
在职读博最关键的材料就是单位同意报考证明。这个证明得用单位抬头纸打印,写清楚“同意该同志以在职方式攻读博士学位”,盖鲜红的公章。有些单位还要法人代表签字,最好提前一个月就跟人事部门打招呼。
如果是自己开公司的,带上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和纳税证明更稳妥。事业单位的别忘了附上编制证明,国企的可以加份劳动合同。
三、研究成果要实锤 论文奖项别藏着
有科研成果的赶紧整理,
1. 发表过的论文带上期刊封面、目录页和正文复印件
2. 专利证书复印带公章的那几页
3. 获奖证书原件和复印件
4. 参与过重大项目的,准备加盖单位章的证明文件
别觉得麻烦,这些东西能让你在材料审核阶段加分。用透明文件袋分门别类装好,贴上便签纸方便老师查看。
四、照片别随便拍 蓝底小二寸最保险
准备8张蓝底小二寸免冠照,穿深色衣服,别戴首饰。现在有些学校要电子版照片,记得把U盘里存好jpg格式的,像素不低于480×640。千万别用婚纱照、艺术照,也别P得亲妈都不认识,五官清晰自然最重要。
五、特殊材料看情况 提前打听别犯懒
1. 报考临床医学类的要准备医师资格证
2. 艺术类考生得交作品集
3. 军校毕业的带上转业证明或军官证
4. 跨专业报考的准备好辅修证书或相关成果
每个学校要求可能不一样,最靠谱的办法是,去学校官网下载当年的《报考须知》,或者直接打电话问招生办老师。
六、文书材料别小瞧 推荐信有讲究
两封专家推荐信是标配,
一封找硕士导师写
另一封找行业内有高级职称的专家
推荐信别用圆珠笔写,最好打印后手写签名。有些学校提供固定模板,这个要提前确认清楚。
七、缴费凭证留好底 回执单别乱扔
现场确认完记得把报名回执单拍个照存手机里。现在很多学校开通了电子支付,转账截图打印出来和纸质材料放一起。现金缴费的更要留好收据,用曲别针别在材料首页。
学姐提醒三点,
1. 所有复印件建议用70克以上A4纸单面打印
2. 材料按学校要求的顺序排列,别用订书钉改用长尾夹
3. 提前半个月开始整理,每天检查一遍避免遗漏
材料袋推荐用那种带提手的牛皮纸档案袋,外面贴张清单注明姓名、报考专业和联系方式。准备好这些,报名当天记得早点到,避开高峰时段更省心。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