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同学读完博士后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我能不能留校当老师?"今天咱们就拿哈尔滨医科大学举个例,唠唠医学博士进高校当老师的那些事儿。
首先说句大实话,哈医大博士的学历当大学老师绝对够格!但光有学历可不够,关键得看这三点硬指标。
第一看科研成果。现在高校招老师都跟"数论文"较上劲了,特别是医学类院校。普通本科至少得有三篇SCI打底,要是想留本校任教,可能还得有国家级课题傍身。去年医学院校招聘公示里,有个岗位收了80份简历,说一千,道一万只要了2个有国自然项目的博士。
第二看教学能力。你以为博士毕业就会讲课?那可不一定!现在很多高校招聘都要试讲环节。有个师兄去应聘时,准备了三个月教案,把《病理学》里最难讲的章节练了二十多遍,说一千,道一万靠现场板书+病例分析才拿下岗位。
第三看"隐形门槛"。医学院校特别看重临床经验,就算应聘基础医学岗,有临床轮转经历的博士也吃香。另外,年龄卡得越来越严,35岁是个坎儿,超龄的博士可能连报名资格都没有。
说到哈医大本身的优势,他们的附属医院资源可是金字招牌。去年有6位本校博士留校,清一色都有在附属医院跟台手术的经历。不过要注意的是,现在很多医学院校实行"非升即走"制度,前三年考核不过关照样得走人。
给想当老师的博士们提个醒,早点准备教师资格证!别看高校招聘简章里没写,等入职后要开课了,没这个证连讲台都上不去。还有哈,多参加教学比赛,这个加分项能让你在竞聘时甩开竞争对手一大截。
医学博士进高校要过哪几关?
第一关,学历认证打底子
别以为拿着博士学位证就能直接报名。现在高校普遍要求做学历认证,尤其是海外毕业的博士,得提前在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办好认证手续。国内毕业的也要准备好学位网上的电子备案表,千万别卡在这个基础环节。
第二关,科研成果亮家底
高校最看重的就是科研能力。一般来说,三篇以上SCI论文是标配。注意!期刊影响因子很关键,有些985院校会明确要求至少一篇IF>5的文章。参加过国家级课题的博士更吃香,特别是主持过青年基金的,能加分不少。
第三关,笔试考核拼真功
别以为博士就不用考试了!现在越来越多高校增设专业笔试,考题往往结合最新医学进展。比如去年某医学院就考了"基因编辑技术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光靠课本知识根本答不上来,得关注学科前沿动态。
第四关,试讲环节见真章
15分钟试讲藏着大学问。很多博士栽在"学术腔太重",板书密密麻麻全是英文缩写。有经验的老师支招,选个临床常见病做案例,穿插动画演示,再设计两个课堂提问,效果立马不一样。某三甲医院转行的博士说,"把复杂的病理机制讲得护生都能听懂,这才是本事。"
第五关,实操考核显身手
临床医学方向的特别注意!部分院校会安排临床技能考核。去年有位博士在腹腔镜模拟操作时,因缝合速度不达标被刷下来。建议提前到医学院实训中心练手,保持临床手感。
第六关,专家面试过三堂
说一千,道一万一关的面试通常是"三堂会审",学科组考专业、教学组测教态、院领导看综合。有考官直言,"我们不怕问倒应聘者,就怕遇到只会背书的书呆子。"遇到刁钻问题别慌,比如"如果教学和科研时间冲突怎么办",重点要体现时间管理能力。
几个常见疑问
1. 年龄卡得严吗?多数高校限制35周岁以下,但主持过国自然的可放宽到38岁
2. 要教师资格证吗?入职后统一考高校教师资格证,但有些院校会要求试用期内必须考过
3. 非升即走可怕吗?现在很多高校实行预聘制,6年内要完成考核指标,压力确实不小
准备材料时要特别注意,推荐信最好有业内大牛签名,境外推荐信需公证;主持过的课题要附立项通知书,参与课题要盖原单位公章。有师兄师姐在目标院校的,提前打听内部流程往往能事半功倍。
学姐提醒大家,不同院校的招聘细则差异很大。比如南方某医科大特别看重临床转化成果,而西部某高校则对边疆疾病研究有倾斜政策。建议盯准目标院校的招聘公告,提前半年开始针对性准备。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