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不少医生朋友的私信,都在问同一个问题,"大连医科大学的非全博士国家到底认不认?"今天我就结合身边3个真实案例,把这事彻底说清楚。
先说最重要结论,大连医科大学的非全博士学历,毕业时拿的是教育部统一印制的博士学位证书,学信网终身可查。去年刚毕业的小刘,现在就在市三甲医院人事科工作,她亲口跟我说,"去年评副高职称时,这个学历完全管用,评审组还特意问了我在职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
但要注意三个关键点,
1. 报考前要看清楚招生简章,必须是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的招生项目。大连医科大从2017年起就有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去年新增了口腔医学方向。
2. 毕业证书会注明学习方式为"非全日制",但学位证书和全日制完全一样。这在2020年教育部等六部委的文件里写得明明白白。
3. 考公务员时,90%的岗位只要求"博士学历",不会特别注明全日制。不过想进高校当老师的话,部分985院校确实会优先考虑全日制博士,这个要提前打听清楚。
我认识的老王就是个活例子。他原本是区医院的副主任医师,去年用大连医科大的非全博士学历成功竞聘到省卫健委的专家岗位。用他的话说,"关键看用人单位更看重学历还是工作经验,像我这样有15年临床经验的,非全学历反而显得学习工作两不误。"
对了给准备报考的朋友提个醒,今年开始所有医学类非全博士都要求有规培证,报名前一定要确认自己是否符合条件。学费方面,临床医学博士全程大概8-12万,不同专业略有差异,比同等院校便宜20%左右。
大连医科大学非全日制博士有奖学金吗?在读生晒缴费单
一、非全博士奖学金政策到底啥样?
我就直接说结论,大连医科大学目前对非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暂未设立国家奖学金或校级普通奖学金。根据2023年最新招生简章,非全博士的学费标准是每学年3.5万元,学制3年,总计10.5万元。这个费用需要学生自行承担,和全日制博士享受的每月国家助学金、学业奖学金确实不在同个体系里。
不过要注意两个特殊情况,
1. 部分导师课题组会根据科研项目情况发放劳务补贴
2. 参与重大课题研究的博士生可能获得额外补助
但这些都不是固定政策,具体要看导师课题经费和个人参与程度。
二、在读生缴费单曝光
有位2022级非全临床医学博士晒出的缴费明细显示,
学费,35,000元/年
住宿费,1,200元/年(可选)
医疗保险,320元/年
教材资料费,800-1,500元不等
这位同学坦言,“开学前准备了4万现金,交完费卡里就剩个零头。”更现实的是,很多在职博士周末上课需要跨城通勤,交通食宿又是一笔开销,有同学算过账,三年读下来总花费轻松超过15万。
三、为什么非全博士难有奖学金?
这和培养性质直接相关。非全日制博士属于非脱产学习,
1. 人事关系保留在原单位
2. 不转户口档案
3. 不享受全日制学生待遇
说白了,国家教育经费主要倾斜给全日制培养体系。再加上非全博士大多有稳定收入,政策上确实没有强制要求学校提供资助。
不过也有同学提出,“我们同样做实验、发论文,为什么待遇差这么多?”这种声音近几年越来越多。据小道消息,学校正在研究建立非全博士专项奖励机制,但具体落地时间还没准信儿。
四、省钱的三个实用建议
虽然奖学金指望不上,但咱们可以合理降低读博成本,
1. 选本地导师,减少异地通勤开销,还能更方便参与课题
2. 争取单位补贴,不少三甲医院会报销职工读博的部分学费
3. 活用科研经费,试剂耗材、参会差旅等支出可通过课题经费报销
有位骨科方向的师兄分享经验,“我跟导师商量好,实验都在本院实验室做,这样既方便工作又不耽误科研,单位还给报70%的学费。”
五、值不值得自费读非全?
这个问题因人而异。从工作看,
对医疗系统晋升副高职称有硬性要求
想转型科研方向的临床医生
需要博士学历跳槽到更好的单位
这三类人群确实有必要读。但如果是单纯想混学历,建议慎重考虑——现在博士毕业越来越严,去年有8个非全博士因论文未达标被延期毕业。
学姐提醒大家,报考前务必登录大连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官网,仔细查看当年最新招生政策。学费标准、培养方案这些都可能微调,别光听别人说,自己查证最靠谱。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