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今天来唠唠大连医科大学在职博士申请那些事儿。不少朋友问我,"现在申请博士还要统考吗?"、"在职读博是不是要求特别高?"今天我就把2024年最新的申请要求掰开了揉碎了给大家讲明白。
先说最重要的报考条件。今年最大的变化是允许符合条件的同等学力人员报考,不过要满足三个硬指标,①近5年以第一作者发过SCI论文 ②主持过省部级课题 ③有硕士课程进修证明。在职的朋友特别注意,工作单位需要开具"同意全日制脱产学习"的证明,这个章可千万不能少。
申请流程分五步走,3月前找好导师→4月网上报名→5月交材料→6月笔试面试→7月公示。材料准备要上心,除了常规的学历证明、推荐信,今年新增了科研计划书模板,建议大家提前联系师兄师姐要往年的优秀范本。
考试形式是笔试+面试"三七开"。笔试考专业英语和专业课,去年考生反馈英语难度接近六级,专业课会涉及报考方向的前沿进展。面试重点看科研潜力,有个小窍门,把自己发表过的文章做成摘要合集,现场递给评委效果特别好。
学费方面,全日制学术型博士每年1万,在职博士要贵些,临床医学专业每年2.8万。提醒想申请奖学金的同学,学校设立了"卓越科研基金",只要手握2篇以上SCI,每年能多拿1.2万补贴。
对了说点个人建议,现在报考博士越来越看重前期成果,想申请的朋友至少提前1年准备科研成果。和导师沟通时别光打电话,最好带着研究计划书当面交流。材料审核阶段最容易出问题的就是证件复印件,切记所有复印件都要加盖单位红章。
大连医科大学非全博士学费一览表
不少朋友在问大连医科大学非全博士的学费情况,毕竟对于在职人员来说,学费直接关系到时间和精力的投入是否划算。今天咱就唠唠这事儿,把童鞋们儿关心的费用细节、缴费方式以及一些容易被忽略的“隐藏信息”说清楚。
学费到底多少钱?
根据2023年最新公示的信息,大连医科大学非全日制博士的学费标准分两类,
1. 医学类专业(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等)每学年3.8万元
2. 交叉学科专业(医学与工科结合方向)每学年4.2万元
整个培养周期通常为3-4年,算下来总学费在11.4万到16.8万之间。和同级别医科院校相比,这个价位属于中等偏上,但考虑到大连医科大在东北地区的医学资源优势,这个投入还是有不少人买账的。
缴费方式挺灵活
学校充分考虑在职人员的特点,支持三种缴费方式,
按学年缴,开学前一次性付清当年学费
学期分期,每学期开学支付50%
助学贷款合作,与四大行开通教育贷款通道,年利率一般在4%左右
这里提醒一句,选择分期或贷款的同学,记得仔细核对缴费截止日期,逾期可能影响选课和实验安排。
除了学费还要准备啥?
别光盯着学费数字,这些开销也得算进去,
实验材料费,涉及解剖、组培等实操课程的专业,每学期500-2000元不等
住宿费,非全博士不强制住校,但需要短期集中授课时可申请临时宿舍,每天80元
学术活动基金,每年1000元,用于参加学术会议或实验室耗材
有个省钱的窍门——多关注学校官网的学术通知。比如去年公共卫生学院就给非全博士报销过两次跨省调研的差旅费,这种机会抓住了能省不少。
值不值看资源
说实在的,花十几万读非全博士,关键得看能拿到什么资源。大连医科大在这块儿有两个硬优势,
1. 附属医院实操机会多,非全博士可以申请到附属一院、二院的临床观摩,这在其他院校很少见
2. 导师双选制灵活,允许学生在入学后三个月内更换导师,避免“跟错人”的风险
去年认识的王医生就是例子,他本来报的基础医学方向,后来转跟附属医院的心血管导师,现在都参与国家课题了。
适合哪些人读?
从往届生情况看,这三类人读着最划算,
1. 三甲医院在编医师(单位有学费补贴政策)
2. 医药企业研发岗中层(需要学历支撑晋升)
3. 卫健委等事业单位干部(提升职称评审竞争力)
如果是完全自费的普通上班族,建议慎重考虑。不如先考个在职硕士过渡,等工作明朗了再做打算。
怎么查最新消息?
学费标准每年3月左右更新,重点关注两个渠道,
学校研究生院官网“招生动态”栏目
微信公众号“大连医科大学财务处”
直接打0411-86112345这个招生咨询电话,下午2点到4点接通率最高
学姐提醒下,今年开始非全博士报名新增了工作单位推荐信环节,准备报考的朋友记得提前跟单位人事部门打好招呼。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