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说最影响生活的上课模式,这也是两者最直观的区别。
全日制博士得脱产上学,周一到周五跟上班似的按时去学校上课,还得坐班跟着导师做项目,要是你有工作,根本没法兼顾——去年就有个考生辞了职读全日制,结果家庭经济压力大,读了一半还得兼职补贴家用。
而非全博士完全为在职党设计,上课全是周末集中班或假期集训班,要么每月选2个周末集中上课,要么寒暑假各集中20天左右,平时该上班上班,项目也能线上跟导师沟通。
就像有个做工程管理的学员,每个月周末飞北京上课,平时在公司照样管项目,两不耽误,这灵活性是全日制比不了的。
再看学制和毕业要求,非全其实更人性化。
全日制博士基本学制是3年,最多能延到5年,要是3年内论文没达标、项目没完成,很容易面临延期压力;而且学校对全日制的科研产出要求严,大多得发1-2篇核心期刊论文才能毕业,不少人卡在这里迟迟拿不到证。
非全博士学制是4-5年,比全日制稍长,但中间能灵活调整——比如你某一年工作忙,能跟学校申请休学半年,回来接着读;毕业要求也更侧重实践成果,不用硬发核心论文,只要你的博士论文能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比如你做的项目优化方案、技术突破),再通过答辩就行。
之前有个学员靠某基建项目成本管控研究的论文顺利毕业,这对有工作经验的人来说,比写纯理论论文轻松多了。
还有培养侧重点,两者完全是不同赛道。
全日制博士走学术路线,培养目标是科研人才,课程里全是理论深度课、科研方法论,导师也更倾向带学生做国家级科研项目,适合想进高校、科研院所的人;但对想在企业发展的人来说,这些知识可能用不上,毕业后还得重新适应职场。
非全博士走实践路线,课程全是工程案例分析行业前沿技术,比如BIM技术应用、工程风险管理这些,全是能直接用到工作里的内容;导师也多是有企业背景的专家,会结合你的工作帮你定研究方向——比如你在做新能源工程,导师就会建议你研究光伏电站运维优化,毕业就能把成果用到公司项目上,这对职场晋升的帮助,比全日制的学术经历更直接。
最后说大家关心的毕业认证,两者完全没区别!
不管是非全还是全日制,毕业都能拿到双证——博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博士学位证书,证书上不会标注非全日制字样,在教育部学信网也能查到,考公、评职称、企业晋升都认。
之前有个非全学员,毕业后靠这个证从工程师升到了技术总监,跟全日制毕业的同事享受同等待遇。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