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经贸会计非全日制博士毕业确实有难度,要求不算低,但只要提前了解清楚、做好规划,也不是遥不可及。毕业得满足论文、科研、答辩等好几项硬指标,盲目报考容易半途而废。想知道具体要求、难在哪、咋应对,接着往下看!
论文发表,门槛不低。
得在核心期刊发2篇论文,还得跟会计专业相关,比如《会计研究》《审计研究》这些,普刊不算数。我师姐为了发论文,熬了一年夜,改了8遍才录用,说“核心期刊太难发了”。
论文查重不能超过15%,比硕士严多了,连致谢都得查。我同学第一次查重20%,把参考文献格式改了又改,才降到13%,说“连标点符号都得抠”。
得有一篇论文被EI或CSSCI收录,这俩都是国际认可的数据库,比国内核心难上一个档次。我师兄发了3篇核心才中了一篇EI,说“这关卡掉一半人”。
课程考试,别想混过去。
每门课都得闭卷考,会计理论、高级财务会计这些专业课,题又偏又难,想靠考前突击没戏。我第一学期考《会计史》,背了整整两周才勉强及格,说“比考CPA还累”。
有3门必修课得考80分以上,比如《实证会计研究》,老师打分特别严,全班30人只有5个过80,说“想拿高分得下真功夫”。
中期考核通不过会被劝退,考的是专业综合能力,包括笔试和口头答辩,不过关的直接终止培养。去年有个同学没通过,读了两年白忙活,说“中期考核就是生死线”。
毕业论文,要求高到离谱。
字数得在10万字以上,比全日制博士还多2万,光参考文献就得列100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30篇。我师姐写了12万字,打印机都打坏了一台,说“手都快废了”。
得用实证研究方法,光理论分析不行,得有数据支撑,会用Stata、SPSS这些软件建模。我花了3个月学Stata,才勉强会做回归分析,说“文科生太难了”。
盲审得全过,送3个外审专家,有一个不同意就得修改,两个不同意直接延期。我同学盲审回来3页修改意见,改了半年才再审,说“盲审就是渡劫”。
答辩环节,堪比职场答辩。
答辩委员会有5个老师,其中2个是外校的,会追问论文细节,比如“这个数据来源可靠吗”“模型设定有依据吗”。我答辩时被问了20分钟,汗都湿透衬衫了,说“比给老板汇报紧张十倍”。
答辩不通过的话,半年后才能再申,最多能申两次,再不过就拿不到学位了。我知道有个师兄答辩了三次才过,说“心态差点崩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