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
首页 学校简介 招生简章 学校资讯 报考指南 问答 网上报名
当前位置: 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 > 院校库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报考指南

南中医非全博士报考避坑攻略

发布时间:2025-03-21 11:24:45 来源: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
分享到:

南中医非全博士的报考条件,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说。注意哈,我说的都是2024年最新要求,准备报名的可得拿小本记好。

首先说硬门槛。必须有硕士学位证,这个没得商量。但有个特例,如果你有中医师承背景,持《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证》满5年,就算没硕士学位也能报。这点很多培训机构都不会告诉你,属于中医类院校特有的"绿色通道"。

工作经历这块,医院工作的朋友占便宜。要求报考专业方向与现从事工作一致,比如你在中医院针灸科工作,报针灸推拿学就正合适。需要单位开证明+盖公章,这个要提前两个月准备,别等到报名前才手忙脚乱。

考试科目要特别注意!除了常规的英语和专业课,必考《黄帝内经》原文默写。去年有个考生专业课90分,结果内经默写不及格被刷下来,亏大了。建议每天抽半小时背原文,重点看《素问》的前二十篇。

材料准备有三个"必须",必须彩色扫描证件、必须用学校指定模板、必须双面打印。去年有人用自己设计的简历模板,初审直接淘汰。提醒大家官网下载的材料包里有详细示例,千万别自作聪明。

对了说个隐藏规则,跟导师提前沟通非常重要。南中医实行导师组制,建议报名前3个月就给心仪导师发邮件,附上你的临床案例个人觉得。有师兄就是靠这个拿到了复试加分。

南中医非全博士报考避坑指南

素问

《素问》里的养生智慧,老祖宗留下的生活攻略

清晨推开窗户深吸一口气,你是否想过这种简单的养生法,两千年前的中医典籍里早有记载?《素问》作为中医理论的基石,用朴实的语言讲述着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这部看似古老的医书,实则是每个普通人都能读懂的生活攻略。

一、藏在医书里的生活哲学

《素问》开篇就把"天人相应"四个字刻在竹简上。古人观察发现,春生夏长的草木与人体气血运行竟有奇妙呼应。当现代人用温度计测量室温时,《素问》早已教会我们,晨起看露水凝结程度就能判断当日湿度。这种观察自然的智慧,至今仍在江南老农看云识天气的皱纹里延续。

书中提到的"五谷为养",不是简单的饮食建议。农谚说"小满吃苦菜",正是对应《素问》中夏季养心之说。山西面食、江南米糕这些传统饮食,暗合着地域气候与人体需求的精准匹配。现代营养学证实,这些传承千年的饮食结构,确实符合人体微量元素需求规律。

二、四季养生的生活课表

春日清晨慢走时,路边的荠菜正合时令。《素问》说"春三月,夜卧早起",不是要我们设定闹钟,而是顺应日照变化。广东人春季煲木棉花祛湿汤,江浙人采挖马兰头拌香干,这些时令饮食传统,正是古人"食岁谷"智慧的具体实践。

现代上班族常见的"夏打盹",《素问》早有应对之道。建议午间小憩时,用薄荷叶泡水代替冰咖啡,既能提神又不伤脾胃。办公室里备件薄外套,不仅预防空调病,更是"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的现代版诠释。

三、阴阳平衡的日常艺术

厨房里的生姜红糖水,藏着调节阴阳的小秘密。淋雨受寒时煮一碗,既是美食又是药方。广东凉茶铺的廿四味配方,上海弄堂里的绿豆百合汤,这些市井生活中的饮品,都在默默实践着"热者寒之"的调理原则。

夜市烧烤配啤酒的搭配,《素问》可能不赞同。但若在烧烤时加些孜然、紫苏叶,喝啤酒时放两粒话梅,这种民间自发的改良,无意中暗合了辛温与酸甘的平衡之道。就连东北人吃完火锅要啃冻梨,也体现着"寒热调和"的生活智慧。

翻阅《素问》不必正襟危坐,菜市场里水灵灵的当季蔬菜,公园老人打的太极拳,妈妈熬的秋梨膏,都在演绎着这本古籍的现代版本。当我们为失眠焦虑时,不妨看看窗外星辰,或许就能理解"阳气入阴则寐"的真谛。这些穿越千年的养生智慧,正在市井街巷的烟火气里生生不息。

推荐阅读:

Copyright©2020-2025 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2022001038号-1

报名咨询电话

400-860-3166

  • 招生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