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
首页 学校简介 招生简章 学校资讯 报考指南 问答 网上报名
当前位置: 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 > 院校库 > 长安大学 > 学校资讯

长安大学非全博,这三类人闭眼报

发布时间:2025-03-28 11:15:26 来源: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
分享到:

在后台收到不少私信,"长安大学非全博值不值得读?""我这种工作五年的工程师能报吗?"今天咱们就唠点实在的,用大白话把这事儿说清楚。

先说硬性条件,必须有硕士学位且工作满3年,这是基本门槛。但注意看细则!今年新增了"参与过省部级项目"这条隐形加分项,很多中介都不会告诉你。去年有个搞桥梁设计的工程师,就因为手头有两个省级项目,面试直接加了15分。

哪些人最适合报考?根据近三年录取数据看,这三类人成功率最高,一是国企/事业单位技术骨干(占比42%),二是工程领域创业者(28%),三是高校青年教师(20%)。特别是35-45岁年龄段,导师普遍认为这个阶段既有实践经验又有学习精力。

重点说说避坑点,别被"非全日制"三个字骗了!长安大学实行的是"5+3"模式,前5个学期每月集中授课4天,后3学期做课题。去年有学员因为工作地在外省,光差旅费就多花了7万多,这点招生简章可不会明说。

学费方面千万别只看官网写的8万/3年,实际培养成本至少翻倍。实验耗材、学术会议、导师项目参与这些隐性支出,建议预留20万备用金。不过有个好消息,市政系统的学员可以申请"城市人才培育补贴",最高能报销60%学费。

说一千,道一万给个忠告,想混文凭的趁早放弃!去年淘汰率27%,有个私企老板论文查重率37%被直接退学。但认真跟完全程的学员,80%都评上了正高职称,有个搞地质勘探的师兄还拿到了国家级课题。

长安大学非全博,这三类人闭眼报

长安大学非全日制博士毕业难度大吗?

课程学习,扎实基础是硬门槛

长安大学非全日制博士的课程设置和全日制基本一致,核心课程包括专业理论、研究方法以及学科前沿内容。虽然上课时间集中在周末或假期,但课程深度和考核标准并不“放水”。比如土木工程、交通运输等优势学科,教授会结合工程实际案例布置大量实践作业,要求学生真正吃透知识点。

对于在职人员来说,最大的困难是时间分配。白天上班、晚上写作业、周末上课是常态。如果工作本身强度大,连续几个月连轴转确实容易吃不消。但学校也会提供线上学习资源,方便学生灵活安排部分课程。

论文关,卡得严,但支持到位

博士毕业绕不开论文。长安大学要求非全日制博士和全日制一样,必须在核心期刊发表一定数量的学术论文,同时完成一篇高质量的学位论文。尤其是大论文,从开题到预答辩、盲审、正式答辩,每个环节都要经过严格审核。

不过,学校对非全日制学生的论文指导比较人性化。导师会充分考虑学生的在职背景,选题上更偏向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或行业痛点。比如有学生结合自己参与的公路建设项目,研究材料耐久性问题,既符合学术要求,又对工作有直接帮助。学院还会定期组织线上讨论会,方便外地学生参与交流。

毕业流程,时间成本别低估

非全日制博士的学制一般是4-6年,但实际毕业时间因人而异。有的人提前完成论文,3年半就顺利通过;也有人因工作变动或数据收集延迟,拖到第6年才毕业。关键要看个人规划是否清晰。

比如一位在交通设计院工作的校友分享,他入学第一年就确定了研究方向,利用手头的项目积累数据,周末专门腾出半天整理文献,最终用4年完成学业。而另一位同学因中途换了工作方向,不得不重新调整论文选题,多花了近两年时间。

导师沟通,主动比能力更重要

能否顺利毕业,和导师的沟通方式有很大关系。长安大学的导师普遍严谨,但不会刻意刁难学生。他们更看重学生的态度和执行力。比如定期汇报进展、遇到问题及时反馈,导师通常愿意给出针对性建议。

有学生提到,自己每次见导师前都会准备一份进度清单,明确列出需要讨论的问题。导师觉得他“心里有数”,指导起来效率更高。相反,如果总以工作忙为理由拖延,导师可能会认为你投入不足,后续支持力度也会打折扣。

学校资源,用好了事半功倍

长安大学为在职博士提供了不少便利条件。图书馆的电子数据库全天候开放,校外也能远程登录下载文献;实验室虽然优先保障全日制学生使用,但非全日制生提前预约后,晚上或节假日同样可以做实验。各学院经常邀请行业专家办讲座,这些活动非全日制生都能参加,对拓宽研究思路很有帮助。

比如汽车学院的共享实验平台,就有非全日制生利用假期时间,完成了新能源汽车电池的模拟测试。学校后勤部门还专门协调出部分宿舍,方便外地学生在集中授课期间住宿。

毕业率到底怎么样?

根据近几年数据,长安大学非全日制博士的延期毕业率约30%-40%,主要卡在论文环节。但只要按部就班完成学校要求,绝大多数人都能顺利拿到学位。一位负责研究生工作的老师透露,“真正因为学术问题无法毕业的极少,大部分是学生自己中途放弃。”

所以,难不难毕业,说到底还是看个人决心。如果只是跟风读博,缺乏明确目标,确实容易半途而废;但如果能合理规划时间,把工作和研究结合起来,长安大学的平台和资源完全足以支撑你走下去。

推荐阅读:

Copyright©2020-2025 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2022001038号-1

报名咨询电话

400-860-3166

  • 招生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