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
当前位置: 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 > 报名条件 > 报考常识

北邮工程非全博士容易考?3类考生更容易突围

发布时间:2025-10-18 09:16:43 来源: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
分享到:

单独就各位所疑问的难度这一情况来讲,小编想说北邮工程非全日制博士还真的是不算“容易考”,但也不是无规律可循

image.png

从发布的信息可知,现阶段它走“申请-考核”制,没有传统统考的硬门槛,更看考生和专业的匹配度。其中,ICT领域从业者、有工程实践成果的人、校企合作单位在职人员这3类考生,突围概率明显更高。只要材料和面试表现贴合培养需求,比盲目备考的人机会大得多。

既然都知道了是“申请-考核”制了,那么北邮工程非全博不考统一笔试,核心是材料审核和面试,这对在职人士其实更友好。但北邮工科实力摆在这,尤其ICT领域是王牌,筛选时很看重“实践匹配度”,不是随便交材料就能过。

先说一下哪类考生最容易上岸吧,就是说是ICT相关领域的在职从业者。比如通信、网络安全、人工智能、半导体这些方向的技术人员,太对北邮的胃口了。

为啥这么说呢,也是在于说北邮本身就是培养ICT全产业链人才的,卓越工程师学院还和华为、三大运营商这些头部企业深度合作。面试时你聊自己做过的5G基站优化、网络安全防护项目,比纯讲理论的考生更能打动导师。有个朋友是移动的技术主管,聊了主导的县域通信覆盖工程,导师当场就问了细节,后来顺利拿到录取资格。

image.png

另外的较为容易上岸的人群就是说是,有实打实工程实践成果的考生。这里的“成果”不一定是论文,在职人士的项目经历更管用。

要是全面举例的话,就是说得参与过重大工程项目,有技术攻关的证明;或者拿过专利,哪怕是实用新型专利;再不然,写过能落地的技术方案、系统升级报告,这些都算硬货。北邮要的是能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人,你把这些成果附在材料里,审核时一眼就能被注意到。去年有个做智能硬件的考生,交了产品研发的技术文档,虽然没发过核心期刊,照样进了复试。

最后小编想说的一个类别就是说,这类北邮校企合作单位的在职人员,也是有优势的,北邮和中国星网、华为这些12家企业有联合培养计划,这些单位的员工报考有天然优势。

为啥有优势呢,源于两个方面,其一企业可能会推荐优秀员工,材料审核时会被优先关注;另一方面,你的工作课题很可能和学校的产学研项目对口。比如华为的员工研究通信网络优化,刚好契合北邮的研究方向,导师也愿意招——培养起来省心,课题还能直接对接企业需求。

既然少不了要考核了,那么就考核来讲,其实材料审核是第一关,千万别瞎凑。得有硕士学位证、3年以上工作证明,这是基本门槛。重点是成果材料和研究计划,成果要和申请方向挂钩,研究计划得说清“想解决什么工程问题”“用什么方法”,别写得太空泛。

面试环节不难,但得准备充分。会问专业基础问题,比如“5G核心网的关键技术”,但更多是围绕你的工作经历聊,比如“你负责的项目里最难的技术点是什么?怎么解决的?”英语基本是日常交流水平,比如让你介绍下工作内容,不用太紧张。

推荐阅读:

  • 报名条件
  • 报考指南

Copyright©2020-2025 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2022001038号-1

报名咨询电话

400-860-3166

  • 招生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