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介说“没论文、没研究经历也能申非全日制博士”,这话百分百是骗钱的。
很多中介会抓住在职考生的痛点,平时要忙工作,没太多时间写论文、做研究,又想尽快拿博士学位,就故意说“不用准备研究成果,我们帮你走‘特殊通道’”。
但实际上,非全日制博士虽然培养方式更灵活,可招生标准和全日制博士一样严格,院校招非全博是为了培养能把理论用到实际工作里的专业人才,没研究成果怎么证明你有这个能力?
比如招管理类非全博,院校会看你有没有写过行业分析报告、参与过企业管理项目的总结;招工科非全博,可能要提交你参与过的技术研发报告、获得的专利证书,这些都是研究成果的一种,不是只有论文才算。
中介的骗术套路也很固定,先跟你说“包申请、包通过”,让你交几千到几万的“服务费”,然后要么给你推荐根本不在教育部备案的“野鸡院校”,毕业拿的证国家不认可;要么就是拖着不办事,等你催的时候说“申请出了点问题,再交笔钱就能解决”,反复套路你;还有的更离谱,直接拿假的申请材料糊弄,等院校审核时被发现,最后责任全推到你身上,钱也不退。
在职考生本来时间就紧张,真被坑了,维权要花大量时间精力,最后学位没拿到,还白扔了钱。
正规非全博申请,研究成果的要求都会写在院校研究生院官网的招生简章里,不会有“特殊通道”。
比如有的院校要求提交1-2篇和报考方向相关的学术论文,不管是发表在期刊上的,还是没发表的工作研究报告都算;有的院校接受你参与过的横向课题、纵向课题的成果证明,只要能体现你的研究思路和能力就行。
要是不确定自己的材料算不算,直接打院校招生办的电话问,比找中介靠谱多了——招生办老师会明确告诉你需要准备什么,不会像中介那样乱许诺。
还有一点要注意,就算你暂时没现成的论文,也别想着找中介“走捷径”。
可以先梳理自己工作里的项目、成果,比如把之前做过的重点工作写成研究报告,或者结合行业痛点写一篇分析文章,这些都能当成申请材料。
反而信了中介的话,不仅拿不到正规学位,还可能因为接触“野鸡院校”影响自己的学历档案,得不偿失。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