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被“非全”误导!西安交大经管非全博毕业证含金量真不输全博!985的牌子硬,学信网可查,国家承认,不管是进国企、私企,还是评职称,都没人因为“非全”卡你。反而在职党边读边攒工作经验,比全博刚毕业的更懂实务,西安本地的陕汽、延长石油这些企业,还有事业单位评职称,都认这份毕业证,性价比比全博还高。
咱先唠毕业证本身,“非全”俩字不影响985的含金量。
西安交大经管非全博毕业证,就比全博的多了“非全日制”四个字,但学信网能查到完整信息——学历类型、专业、毕业时间、校长签名全有,编码也是唯一的,和全博一样受国家认可。别觉得这四个字掉价,985的底色在这,比很多211的全博还管用。
我认识个在西安做投行的姐,去年拿非全博毕业证去面试某券商总部的投资岗,HR翻完她的学信网记录,只问“你之前做过哪些IPO项目”,压根没提“非全”的事。最后她靠项目经验和西安交大的牌子,顺利入职,现在月薪4万多,和全博毕业的同事薪资没区别。
还有个学友,拿非全博毕业证去申请某高校的经管院讲师岗,试讲完后,院长说“西安交大经管的博士,不管全不全,都有行业视野,你带过企业咨询项目,比全博刚毕业的更适合教应用型课程”,当场就给了offer。
再说说企业认可度,西安本地企业尤其认这张证。
国企方面,陕汽、延长石油、西安银行这些西安的大型国企,招经管类高管岗(比如财务总监、战略总监)时,只要是西安交大的博士,不管全不全,都给面试机会。有个学友在陕汽做财务,读非全博前是财务主管,毕业直接升了财务总监,薪资从1.8万涨到2.7万,涨了50%。
他说“升职答辩时,领导只关心我读博期间做了哪些财务优化项目(比如帮陕汽降了3%的资金成本),没提过‘非全’俩字,还夸我‘边读边干活,比全博刚毕业的更懂陕汽的业务’”。
私企也一样,西安的互联网公司、新能源企业,招战略规划、运营管理岗,西安交大经管非全博很吃香。有个学友之前是西安某互联网公司的市场经理,读博后跳槽到某新能源企业做战略总监,月薪从2万涨到3.8万。
HR面试时跟他说“我们招战略岗,要的是能结合行业和企业实际的人,你是西安交大经管博士,还做过3年市场,比全博刚毕业的(只懂理论)更能解决问题,非全的形式反而成了你的优势”。
评职称更是没毛病,政策明确认,和全博一视同仁。
陕西省人社厅2023年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里写得明明白白:“职称评审不以学习形式区分学历层次,非全日制与全日制学历同等有效”。只要你是西安交大经管非全博,专业和工作对口,评职称完全没问题。
我表哥在西安某事业单位做经济管理,之前评高级职称卡了学历(本科),后来读了西安交大经管非全博,今年顺利评上了高级经济师。他单位人事科的人说“只要是学信网可查的985博士,不管全不全,都符合评审条件,而且你读博期间没耽误工作,业绩比全博刚毕业的多,评审专家更认可”。
而且非全博读的时候不用辞职,工龄、业绩都不丢。比如你评职称需要5年工作经验,读全博得暂停3年,最后只剩2年经验;读非全博3年,经验能攒8年,评职称时反而更占优势,这是全博比不了的。
还有个隐藏优势——课程和导师,和全博共享资源,没差别。
西安交大经管院的非全博,核心课程和全博一模一样,比如《高级管理学》《公司金融前沿》《战略管理创新》,老师都是同一个团队,有长江学者、国家杰青,还有企业高管兼职导师(比如陕汽的财务总监、某券商的投行部负责人)。
有个学友说“上《公司金融》课时,老师是西安交大的李教授(长江学者),和全博的课表一样,还带我们分析延长石油的融资方案,课后作业是帮某上市公司设计股权激励计划,比全博的纯理论课实用多了”。
导师也能选全博的导师,比如研究公司治理的王教授、研究数字经济的张教授,跟着他们做项目,能接触到西安本地企业的真实需求,比如帮某国企做数字化转型规划、帮某上市公司做内控优化,这些项目经验比全博的实验室项目,在就业时更管用。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