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为非全日制博士比全日制好申请?这想法可太片面了!真相根本不是“非全一定好申”,得看专业、看学校、看个人条件,瞎觉得非全好申很容易踩坑,别被表面印象骗了!
首先得说申请条件,非全日制博士往往比全日制更“挑背景”。非全大多招在职人士,基本都要求有几年工作经验,比如工程、管理类非全博士,常要求本科毕业满6年或硕士毕业满3年,还得在相关领域有工作经历,没工作的应届生想申都没资格。而全日制博士好多专业接受应届生,只要有硕士学历、科研基础够,就能申请,不用卡工作年限。要是你刚毕业没工作,非全反而申不了,哪谈得上“好申请”?
再看考核难度,非全和全日制根本没差多少。现在不管是非全还是全日制,大多走申请考核制,都得交材料、过审核、参加面试。非全的材料审核一点不松,学校会看你的工作成果、科研经历,要是你只有工作年限没干货,比如没参与过项目、没写过技术报告,材料照样被刷。面试的时候,老师问的专业问题也跟全日制一样深,比如你申工程非全博士,老师会问你项目里的技术难题怎么解决、对行业趋势的看法,答不上来照样没戏,不会因为是非全就放水。
还有竞争情况,热门专业的非全比全日制还难抢。像MBA、工程管理这类非全博士,因为能边工作边读,报的人特别多,好多985学校的非全博士,报录比能到10:1,比全日制某些专业还激烈。而全日制博士里,有些偏理论、就业面窄的专业,报的人少,竞争反而小。要是你觉得非全好申就瞎报热门专业,很可能陪跑,还不如选个合适的全日制专业机会大。
另外,非全博士对“匹配度”要求更高。学校招非全博士,是想招能把工作和研究结合的人,你的研究计划得跟工作领域相关,还得跟导师的研究方向搭边。比如你申教育非全博士,得有教育行业工作经验,研究计划得围绕教育实践问题,要是你工作跟教育没关系,就算学历够,也很难申上。而全日制博士更看重科研潜力,就算你研究方向跟本科、硕士有点跨,只要有科研基础、能做理论研究,导师也可能要你,灵活度反而更高。
还有个容易被忽略的点,非全博士的名额没想象中多。好多学校的非全博士名额是从全日制名额里划出来的,比如某个专业一年招10个博士,可能只给2个非全名额,剩下8个都是全日制,名额少了竞争自然更激烈。而且非全博士常跟企业合作培养,得看企业有没有合作需求,要是企业今年没合作计划,非全名额可能直接取消,连申请的机会都没有,哪有“好申请”的说法?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