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大非全博士真实就读体验"
"2025年贵州大学非全日制博士到底值不值得读?"作为带过三届在职博士班的导师,我掏心窝子说几句大实话。
先说大家最关心的三个问题,
1. 证书含金量,毕业证和全日制一样有"非全日制"字样,但学位证完全相同。去年我带的学生有5人凭这个学历评上了副高职称。
2. 上课安排,寒暑假集中授课+线上直播,今年新开了周末晚课,对贵州周边省份的在职教师特别友好。
3. 毕业难度,近三年数据显示,约65%学员能按时毕业,比前几年提高了20%,学校新增了预答辩辅导服务。
三类人最适合报考,
高校青年教师(评职称刚需)
事业单位中层干部(竞聘加分项)
企业技术骨干(科研项目申报需要)
费用方面要注意的坑,
基础学费3.8万/年,但实验室使用费另算。有个学生去年做植物学研究,光样本培育就多花了2万。建议提前联系导师确认研究方向的实际开销。
个人建议,
如果你符合以下任意一条,可以放心报,
✓ 单位明确认可非全学历
✓ 已有稳定工作不需要校招
✓ 研究方向与现有工作相关
学姐提醒,今年新出的"导师双选系统"一定要在报名前研究透,选对导师直接影响毕业难度。有个学员去年因为没及时联系导师,结果被调剂到冷门方向,现在还在为实验数据发愁。
贵州大学非全日制博士就业前景如何?
在贵州想边工作边提升学历的人,最近都在问,"贵州大学的非全日制博士到底值不值得读?毕业出来能找到好工作吗?"作为一个在贵州高校圈混了七八年的过来人,今天就和研友们儿唠点实在的。
首先得说贵州大学的牌子在西南地区绝对够硬气。毕竟是贵州唯一的211高校,家门口的"金字招牌"。非全日制博士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带着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搞研究,这点特别受用人单位待见。像去年认识的张哥,在供电局干了十多年,读博期间直接拿单位的技术难题当课题,毕业不到半年就当上了技术中心主任。
就业方向这块,常见的有三条路走得通。一是留在高校当老师,现在很多二本院校招聘都明确写着"博士学历优先",不过得看具体专业。比如材料、计算机这些热门专业,连非全博士都抢手得很。二是进科研院所,像省农科院、地质调查院这些单位,特别欢迎有实践经验的博士。三是走行政路线,贵州有些地方对高学历人才引进政策很实在,副处级岗位直接给安家费。
要说收入待遇,得看具体行业。教育系统的月薪可能就七八千,但算上科研项目补贴和职称津贴,实际收入能翻倍。企业那边更灵活,有个学土木工程的师弟,博士毕业后被中铁某局挖走,年薪直接开到35万。这两年新能源企业扎堆来贵州,相关专业的博士更是香饽饽。
不过要提醒的是,读非全博士得有股子韧劲儿。白天上班晚上查文献是家常便饭,周末泡实验室也不稀奇。但熬出来的真本事藏不住,去年贵州某开发区搞人才评定,非全博士和全日制享受同等待遇的政策一出来,好多企业都开始主动给在职博士涨薪。
选导师这事儿特别关键。贵州大学有些导师手头握着地方重点课题,跟着做项目能积累不少人脉资源。像生态学专业的李教授,带着学生在全省搞喀斯特地貌研究,毕业的学生基本都被环保部门和规划设计院提前预定。
最后给个实在建议,如果已经在体制内或者国企发展,读非全博士绝对是锦上添花。要是打算转行或者进高校,最好提前打听清楚目标单位的用人政策。现在贵州大数据产业这么火,相关专业的博士到哪都吃香,有个朋友读完大数据方向的非全博士,直接被茅台集团的数据中心聘为技术顾问。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