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找我打听在职博士的学员里,十个有六个都在问北师大经济专业。作为京城老牌985院校,北师大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的在职博士确实吃香,但很多人连基本报考要求都没摸清就盲目准备。今天我就把报考条件掰碎了说,顺带讲讲大家最关心的学费问题。
先说硬性门槛。第一学历卡得明明白白:必须全日制硕士毕业满3年,研修班结业的、国外一年制授课硕士的都不行。去年有个学员拿着英国某校的MSc学位来报名,直接被卡在初审环节。第二是工作背景,要么在金融机构做到中层以上,要么在高校/科研院所从事经济研究,普通企业职员建议绕道。第三要交两篇代表作,注意不是普通论文,必须是在核心期刊发表的经济类文章,书评、会议论文集不算数。第四项最容易被忽略——单位推荐信必须盖党委章,私企的朋友得提前跟人事部门打好招呼。
学费这块儿分三部分交:第一年入学缴8万,第二年6万,对了论文阶段再交4万。注意住宿费不含在内,昌平校区宿舍每月1200-1800元不等,通勤的可以选周末班。额外支出集中在学术活动费,每年至少要预留2万块,像去美国参加AEA年会这种,学校只报销30%。
去年有个做私募的老哥,条件都符合却卡在面试环节。后来才明白问题出在研究计划上,他写的"区块链金融创新"太宽泛,教授们更爱听"粤港澳大湾区跨境支付体系重构"这种具体选题。所以提醒各位,研究方向千万别追热点,要结合自己工作积累。
对了说个真实的省钱窍门:北师大图书馆的电子资源够用,没必要花大价钱买数据库账号。我带的学员里有个精明的财务总监,靠学校资源完成了上市公司财报分析,省下小两万。
北师大在职博士论文答辩“躲坑”门道
准备北师大在职博士论文答辩的老铁们注意了!这可不是临时抱佛脚就能混过去的环节。见过太多人踩坑翻车,今天直接上干货,把那些容易栽跟头的细节掰开了揉碎了讲。咱不整虚的,就说说怎么稳稳当当走完对了一公里。
一、选题阶段别自嗨
导师两年关注的领域才是硬道理!去年有个师兄非要搞冷门方向,查资料都查不到,说一千,道一万差点开天窗。建议:
1. 每周刷三次学院官网,盯紧导师新发的论文
2. 找往届师兄姐要答辩现场记录,看评委爱问啥
3. 选题确认后立马做文献矩阵图,别等开题被怼
二、数据收集防翻车
在职读博最怕数据造假嫌疑,去年某院查重率超标的直接延毕。记住:
实验记录本必须带单位公章
问卷调查要有第三方公证截图
SPSS跑数据时录屏保存,别嫌麻烦
有个取巧办法:用北师大图书馆的专项数据库,查重时能省不少事
三、格式规范要死磕
别小看目录页码这些细节,去年答辩现场有人的参考文献标号乱了,被评委当典型说了二十分钟。重点检查:
√ 图表标题字体统一
√ 公式用Mathtype别截图
√ 页眉奇偶页别搞反
建议打印三份不同版本:精装本给导师,简装本自用,电子版存三个网盘
四、预答辩别当走过场
很多人在预答辩藏着掖着,结果正式答辩被问懵。记住这三点:
1. 故意留两个不痛不痒的漏洞让导师挑
2. 练习时找非专业的朋友听,讲不懂就改
3. 准备三个版本的陈述时长(8分钟/12分钟/15分钟)
有个师姐的绝招:把答辩PPT转成语音存手机,上下班路上反复听
五、现场应对小心机
评委提问时千万别抢话,哪怕知道答案也要等三秒再回答。遇到不会的题:
→ 把问题引回自己熟悉的研究方法
→ 大方承认这是后续研究方向
→ 适当抖个专业包袱转移注意力
去年有个哥们被问懵时,突然说起在某次学术会议听到评委的发言,现场气氛立马缓和
六、材料提交别卡点
今年新规定要交六份纸质版加电子档,注意:
版权声明页必须本人亲笔签
独创性声明要找导师当面签
电子版用学校指定模板命名
建议提前三天到打印店,亲眼盯着装订。见过有人答辩当天发现扉页装反的
【结尾段落】
答辩当天记得带充电宝和喉糖,西装别选崭新笔挺的,稍微有点褶皱更显学者范儿。亲情提示:通过后24小时内把定稿论文交到培养办,错过时间系统自动锁定,那可就前功尽弃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