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南京大学,教育学非全日制博士,毕业要求,比如学制啊,学分啊,论文啊,下面都会说。
看完你就会发现,这不跟全日制的一样吗?就是修业年限长点。
学制几年?到底要读几年?
非全日制博士,不像全日制,那样卡得死,一般要求4到6年,最多,能延到8年。
去年,有个在中学当校长的学员,边工作边读书,用了5年,顺利毕业;也有人,因为项目忙,申请延期,6年,才走完流程。
但少于4年,基本不可能,毕竟要上课、做研究、写论文,哪样,都得花时间。
跟全日制比,非全日制,多了1到2年缓冲期,这点,对在职的人,很友好。
不过别想着拖,学校每年,会查进度,超过6年没完成的,就得写申请,说明理由,不然,可能被劝退。
学分呢,得修够多少?
不管全日制,还是非全日制,学分要求,一模一样,总共,得修满32个学分。
其中必修课,占20个,像教育学前沿、研究方法这些核心课,必须上;选修课,12个,可以选教育政策、比较教育,这类方向课。
上课方式,挺灵活,有周末集中班,也有寒暑假密集课,不会耽误工作。
但千万别缺课,缺一次,扣0.5个学分,补都补不回来。
去年有个学员,就因为两次出差缺课,学分不够,只能多等半年毕业。
论文要求,跟全日制一样严吗?
非全日制博士,论文的标准,一点没放水,字数,得在8万字以上,还得有创新点。
查重率,不能超过15%,跟全日制的要求,相同。
去年有篇论文,因为重复率17%,被要求重写,差点耽误答辩。
论文,还得通过盲审,送校外三位专家评阅,有一位不同意,就得多修改;两位不同意,直接延期。
答辩委员会里,至少有一位,是校外专家,想混过去,根本不可能。
不过非全日制论文,可以结合工作实际,比如,有人写学校管理案例,有人研究课程改革,反而比纯理论好出彩。
还有啥隐藏要求?也说说
除了学分和论文,还得完成两次学术报告,就是在学院,公开讲自己的研究进展,得有老师打分通过。
另外,至少要发表1篇核心期刊论文,这跟全日制的要求,完全一样。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