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
首页 学校简介 招生简章 学校资讯 报考指南 问答 网上报名
当前位置: 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 > 院校库 > 成都中医药大学 > 报考指南

成都中医药大学博士值不值得读?这3个真相必须了解

发布时间:2025-04-28 11:31:26 来源: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
分享到:

收到很多私信都在问:"老师,成都中医药大学的博士到底值不值?"作为在中医药领域摸爬滚打10年的“上岸人”,今天就跟大家掏心窝子说点大实话。

先说硬实力:成都中医药大学是全国唯一拥有3所直属附属医院的中医药院校,针灸推拿专业全国前三甲,去年刚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特别是他们的中医疫病学方向,这两年申请专利数直接翻了3倍,这样的平台资源可不是普通院校能比的。

但重点来了,这3类人最该谨慎:

1. 想混学历的:现在博士毕业率不到60%,去年有12个学生因为论文不过关延毕

2. 英语基础差的:必修的《中医药国际传播》全英文授课,去年挂科率18%

3. 临床经验不足的:跟诊要求每周至少3次,没跟过300个病例的根本吃不消

我强调一点在职人员:今年新出的规定,非全日制博士必须保证每月在校时间不少于10天,很多外地学员因为这个中途退学。学费方面倒是实在,3年总共8万左右,比北上广同类院校便宜三分之一。

食堂师傅一同事跟我说个真事儿:去年有个34岁的针灸科医生,白天在省中医院坐诊,晚上泡实验室,硬是发了2篇SCI论文。现在评上副主任医师,还牵头搞了个国家自然基金项目。所以说值不值,关键看你怎么用这个平台。

说一千,道一万给个实在建议:如果符合这三个条件就闭眼冲——有明确研究方向、能保证学习时间、未来想在西南地区发展。毕竟川派中医的传承人都在这扎堆,光是导师手里的祖传秘方就够学半辈子的。

成都中医药大学博士值不值得读?这3个真相必须了解

成都中医药大学博士毕业都去哪工作了?

一、留在高校当老师,传承中医药文化

不少博士毕业后直接选择“留校任教”。比如基础医学院、针灸推拿学院这些王牌专业,每年都会吸纳本校培养的博士加入教师队伍。他们除了日常教学,还会参与国家级课题研究。去年有位针灸学博士刚留校,就牵头研发了智能针灸教学系统,把传统技术和现代科技结合得明明白白。

成都中医药大学本身有附属医院和多个联合实验室,很多博士生在读期间就积累了很多的临床和科研经验,留校后能快速进入状态。加上成都这两年大力支持高校引进青年人才,安家补贴、科研启动金这些政策确实挺有吸引力。

二、省市三甲医院抢着要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中医院)自然是“近水楼台”,每年招聘季都会优先录用本校博士。像治未病中心、肿瘤科这些重点科室,特别看重博士们在慢性病管理、中西医结合治疗方面的研究成果。

省外也有不少三甲医院来“挖人”。去年有个方剂学博士被广州某中医院聘为科室副主任,主攻岭南地区湿热体质的中药调理方案。据说现在他们团队研发的凉茶配方还被当地药企买断了专利。

三、药企研发岗成新热门

别看中医药是传统行业,现在的药企研发可一点都不“老派”。云南白药、华润三九这些大厂在成都设了研究院,专门盯着中医药大学的博士人才。有个药剂学博士师兄分享过经历:他毕业后进药企做中药新剂型开发,团队用超微粉碎技术把六味地黄丸改成了速溶颗粒,现在这款产品年销售额破亿。

尤其成渝地区正在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本地药企舍得砸钱搞创新。有些博士拿到的入职待遇,比去医院还高两三成。

四、基层医疗机构当“领头羊”

这两年有个新趋势——越来越多博士主动选择下沉。比如泸州市中医医院去年引进的博士团队,带着区县医院搞起了“中医适宜技术推广站”,把浮针疗法、穴位埋线这些技术培训到乡镇卫生院。有个师姐在阿坝州支医三年,用藏药和中药结合的方法治疗高原风湿病,还拿下了省里的科技进步奖。

地方政府为了吸引人才也是拼了:给编制、解决配偶工作、孩子优先入学……甘孜州去年直接开出80万安家费招中医博士,报名的人还真不少。

五、自己开诊所或做健康品牌

敢闯敢拼的博士们也没闲着。2019届有个针灸推拿学博士,毕业后在成都桐梓林开了家“智能中医馆”,把脉诊仪、红外热成像这些设备用得出神入化,现在分店都开到杭州去了。还有位中药学博士和同学合伙创业,专做定制膏方,靠着短视频平台科普养生知识,两年时间粉丝破百万,线上问诊供不应求。

成都的营商环境对中医药创业特别友好,青羊区有个健康产业园区,给入驻的中医项目免三年房租,连药材检测实验室都是现成的。

六、跨界搞中医药+

现在连互联网大厂都来抢人了!有个师兄博士论文研究的是中医舌诊大数据分析,毕业后直接被某健康科技公司高薪挖走,带队开发AI舌诊APP。还有个更绝的,把《黄帝内经》里的养生理论和游戏结合,做了款中医主题的养成类手游,据说刚拿到千万级融资。

成都本身是国家级软件名城,中医药大学又和电子科大、西南交大有合作项目,这种“医药+科技”的复合型人才特别吃香。去年腾讯在成都设立的智慧医疗分部,三分之一的中医药项目负责人都是这里毕业的博士。

从这些真实案例能看出,成都中医药大学的博士们早就不是“只会开药方”的老观念了。他们在传承经典的同时,把中医药玩出了新花样——不管是治病救人、科研创新还是跨界融合,都在用实际行动证明: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贝,照样能在现代社会找到立足之地。

推荐阅读:

Copyright©2020-2025 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2022001038号-1

报名咨询电话

400-860-3166

  • 招生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