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在职朋友私信问,"成中医非全博士到底有哪些专业?值不值得报?"作为专注学历提升的“懂行的人”,今天就把大家最关心的报考问题说透彻。
先上干货!2024年成都中医药大学非全博士共开放6大专业,
1. 中医内科学(王牌专业,导师阵容强)
2. 针灸推拿学(实操特色突出)
3. 中西医结合临床(交叉学科优势)
4. 中药学(实验室配置一流)
5. 护理学(唯一开设非全博士的医科类院校)
6. 民族医学(藏医方向,地域特色鲜明)
我强调一点三点避坑诀窍,
①临床类专业需有医师资格证,护理专业要求主管护师职称
②课程安排为"集中授课+网络辅导",每月需到校4天
③论文阶段要跟全日制博士同标准,这点要有心理准备
建议三类人重点考虑,
三甲医院在职医生(评职称急需学历)
中医药企业技术骨干(需要学术背书)
高校教师(提升教学科研能力)
关于报考流程,记住这个时间轴,
6月底前联系导师→7月15日网报截止→8月初现场确认→9月笔试面试→10月公示录取
常见问题集中答疑,
Q,学费贵吗?
A,全程8-12万,分三年缴纳,比沿海院校便宜30%
Q,毕业难度大不大?
A,近三年平均毕业率68%,核心是论文关,建议选临床数据类课题
Q,外地考生方便就读吗?
A,成都本地生源占7成,省外考生可申请住宿补贴
个人建议,如果冲着中医特色来,重点考虑针灸和民族医学;想快速毕业可选护理学。千万别只看专业名称,要细究导师研究方向和历年毕业课题。
相关延伸阅读,《成都中医药大学博士宿舍条件实拍图》
成都中医药大学博士宿舍条件实拍图
好多同学私信问我,"成都中医药大学的博士宿舍条件咋样哈?"正好前两天去温江校区办事,顺道溜进博士楼拍了一组实拍图。不吹不黑,带研友们儿看看最真实的住宿环境!
推开宿舍门第一眼就惊了,这和我想象中的大学宿舍完全两码事!27平米的两人间,目测层高得有3米多,浅色地砖配米白墙漆,采光好得能直接拍ins风照片。两张1.2米的实木床并排摆着,床架摸着都带磨砂质感,床头自带USB接口的插座也太懂年轻人了!
最戳中我心巴的是那张2米长的L型书桌,亲眼看到有位师兄同时摆着三台显示器做数据分析。书架隔层都是可调节的,放得下32开的大部头医书。衣柜推拉门设计省空间,里头还藏着穿衣镜,这细节我给满分!
卫生间绝对要重点夸!干湿分离不说,热水器是即热式的,冬天半夜做实验回来随时有热水澡洗。洗手台面足够两人同时洗漱,镜柜里居然自带防雾功能。马桶旁边那个紧急呼叫按钮,看着就让人安心。
公共区域更是惊喜连连!每层都有共享厨房,电磁炉、微波炉、双开门冰箱全是标配。见过最夸张的是五楼那个观景阳台,师兄师姐们种满了薄荷、紫苏这些草药,傍晚坐藤椅上闻着药香看夕阳,这哪是宿舍,分明是养生会所!
说到生活便利,博士生公寓位置绝了!下楼30米就是杏林食堂,砂锅药膳汤5块钱管饱。快递站在隔壁栋负一楼,取件码都是中药名特别有意思。校车直达地铁站,去省医院实习的师兄说通勤20分钟搞定。
要说缺点也不是没有,比如空调是中央控制的,每年6月1号才统一开制冷。不过每间宿舍都配了空气净化器,成都冬天雾霾天也不怕。网络实测下载速度能到12M/s,追剧做直播课毫无压力。
个人觉得最人性化的是门禁系统,刷脸+校园卡双认证,晚归登记也不用找辅导员签字。楼下24小时自习室永远亮着灯,经常能看到穿着白大褂的师兄师姐半夜下来查文献。
周边生活圈更是让人羡慕哭!后街的"当归小面"是博士们公认的深夜食堂,图书馆背后藏着家古法推拿店,学生证还能打七折。要说最绝的还是宿舍区的中药植物园,据说每个博士生都要认领三株药材照料,这专业特色我给跪了!
看完这些实拍图,终于明白为啥都说"金眼科银外科,不如成中医的博士窝"。从家具选材到空间规划,处处透着中医"天人合一"的智慧。要是当年考研再努力点...(抹泪)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