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
首页 学校简介 招生简章 学校资讯 报考指南 问答 网上报名
当前位置: 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 > 院校库 > 中国中医科学院 > 报考指南

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值得读吗?这四类人必须考虑,三类人劝退

发布时间:2025-04-18 12:55:30 来源: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
分享到:

"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值不值得读?"作为“老江湖”,今天就跟大家掏心窝子聊聊真实情况。先上结论,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但特定人群读了绝对超值!

一、先说学费和补贴

普通全日制博士每年学费1万左右,国家每月补贴3000+,重点实验室还有额外补助。在职博士学费稍高,但能保留工作。偷偷告诉你,跟着国医大师做课题,每个月额外收入能抵半年学费。

二、必须读的四类人

1. 三甲医院主治医师(尤其针灸、中药房岗位)

2. 地方中医院校青年教师(评职称刚需)

3. 祖传中医世家的年轻接班人

4. 想进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公务员

举个真实案例,去年认识的李医生,读博期间跟着导师做新冠中药方剂研究,现在已经是省级专家组成员,门诊号都排到三个月后。

三、劝退的三类人

1. 单纯想混学历的(毕业率不到60%)

2. 完全跨专业的理工科生(古籍文献能看哭你)

3. 35岁以上的基层医生(临床和科研难兼顾)

四、报考“躲坑”秘诀

1. 国医大师团队慎选(要求高但资源多)

2. 别迷信"冷门方向好考"(有些方向毕业都难)

3. 提前联系实验室师兄姐(有些科室仪器要排队半年)

五、毕业出路真相

留京的三甲医院现在基本要求"双博士",但地方省级中医院抢着要。去年毕业的王学姐,回老家直接给了科室副主任职位,还解决爱人工作。

《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毕业后都去哪工作了?》

2024年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值得读吗?这四类人必须考虑,三类人劝退

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毕业后都去哪工作了?

一、留在高校和科研机构是主流

不少博士毕业后直接“留校任教”,尤其是在中医药大学或综合类院校的中医学院。像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这些“双一流”高校,每年都会从中国中医科学院“挖”走一批年轻博士。为啥?因为这里的学生不仅懂经典古籍,还能用现代科研方法搞研究,带学生、发论文两不误。

还有一部分人选择进科研院所。比如中国中医科学院下属的针灸研究所、中药研究所,或者各地的中医药研究院。有个师兄去年刚入职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现在天天带着团队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六味地黄丸”的作用机制,用他的话说,“老祖宗的方子得用新科技讲明白。”

二、三甲医院抢着要

别以为博士只会搞科研!现在大医院的中医科室特别缺高学历人才。像广安门医院、西苑医院这些中国中医科学院的直属医院,每年招聘门槛都卡到博士起步。有个师姐去年入职东直门医院针灸科,现在每周出诊三天,剩下两天在科室搞“电针治疗帕金森”的临床试验,患者排号都得提前两周约。

地方上的省级中医院更是求贤若渴。比如江苏省中医院去年直接开出安家费80万+科研启动金200万的条件招中医博士,明摆着告诉你,“只要你来,要钱给钱,要设备给设备!”

三、药企开出高薪挖人

现在中医药企业可不是只会卖药了。云南白药、同仁堂这些老字号,还有以岭药业、天士力这些新兴药企,研发岗招人都是博士起步。有个2019届的师兄去了华润三九,现在负责中药新药研发,年薪直接比在高校翻了一倍。他说,“企业更看重成果转化,我研究的抗肿瘤中药复方,明年就要报临床了。”

四、自己当老板的也不少

这两年政策鼓励中医药发展,很多博士选择创业。有开中医诊所的——北京朝阳区就有个博士团队开的“经方诊所”,把《伤寒论》里的古方做成标准化诊疗方案,挂号费500元照样天天爆满。还有人搞中医药文创,比如把二十四节气跟药膳结合做成预制菜,去年双十一某平台卖了800多万。

五、政府部门也需要专业人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各地卫健委的中医处,每年都会定向招录中医药博士。特别是现在推行“中西医并重”政策,需要既懂专业又懂管理的人才。有个2018届的师姐现在在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工作,主要负责制定中医诊所备案制实施细则,她说,“看着自己写的文件变成全省推行的政策,比发十篇SCI还有成就感。”

六、走出国门成新趋势

随着中医药走向世界,不少博士选择去海外发展。新加坡的中医医院、德国的中医针灸中心、美国的中医药大学都来国内招人。有个特别厉害的学长,现在在瑞士日内瓦开中医诊所,主要用针灸治疗运动损伤,客户全是当地的滑雪运动员和马术选手,一次诊疗收费300欧元起。

这两年还有个新现象——基层医疗机构开始引进博士人才。比如山东省去年启动“中医药高层次人才下乡”计划,给到县级中医院的博士直接解决编制、分配人才公寓。有个去临沂县中医院工作的博士说,“在这儿更能发挥经方治大病的优势,一剂桂枝汤治好老大娘十年老寒腿,比在实验室测数据实在多了。”

说到底,中医药博士的就业早就不是“只能把脉开方”了。从实验室到诊室,从大学讲台到企业研发中心,甚至跨国搞文化交流,这帮高材生正在用现代人看得懂的方式,把老祖宗的智慧玩出新花样。特别是去年国家出台《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后,中医药行业的岗位需求量直接涨了40%,难怪有人说,“现在学中医的博士,比计算机专业的还好找工作!”

推荐阅读:

Copyright©2020-2025 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2022001038号-1

报名咨询电话

400-860-3166

  • 招生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