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问我:"想考中科大的经济非全博士,到底需要准备啥?"作为“老江湖”,今天就跟大家掏心窝子说说实际情况。中科大作为国内顶尖985,非全博士的报考确实有门道,我个人觉得了五个最关键的要点,准备报考的可得拿小本本记好了。
第一关是学历门槛。别看是非全日制,学校对学历背景要求可不含糊。必须持有经济学或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这个"相关"有讲究,比如管理科学与工程、统计学都算,但像市场营销这种偏文科的可能就悬。有个朋友本硕都是金融,去年初审秒过,但另一位工商管理背景的就被卡了。
第二关是工作经历。不同于全日制博士要求学术成果,这里更看重实务经验。官网写着"三年以上经济相关工作经历",这里划重点:银行、证券、研究院所的工作都算,但像中学教师、行政类岗位就不太行。有个小窍门:如果工作单位是知名金融机构,哪怕年限差两三个月,学校也会适当放宽。
第三关是推荐信。必须准备两份教授级推荐信,注意不是随便找两个导师签字就行。去年有个考生找了本科导师和单位领导,结果被退件。正确的做法是:一份找硕士导师,另一份找行业内有影响力的专家。有个考生找了证券公司的首席经济学家,直接加了印象分。
第四关是研究计划书。这是很多人的痛点,别照着硕士论文写!要突出两个关键:一是研究方向与导师课题的契合度,二是实际应用价值。有个成功案例是研究"大数据在区域经济监测中的应用",既结合了中科大的技术优势,又有现实意义。
第五关是费用问题。2024年学费涨到8万/年,学制四年,加上论文指导费、住宿费等,总投入约35万。不过有个好消息:很多单位有学历补贴政策,像某国有银行就给报销70%学费。建议报考前先跟单位人事部门确认政策。
亲情提示大家,中科大经济非全博士每年9月开放报名,但最好提前3个月准备材料。特别是研究计划书,建议先邮件联系心仪导师,得到初步认可再正式报考。去年有个考生提前半年就跟导师建立了联系,虽然笔试成绩不是最高,但面试环节明显占优。
中科大非全日制博士备考经验分享:三战老司机教你“防坑”
一、备考前先搞懂这些事
(小标题含关键词)别急着买资料刷题!先上中科大研招网把近三年的招生简章扒拉清楚。特别注意三点:
1. 导师有没有非全招生名额(很多大牛只带全日制)
2. 专业课考试科目有没有变动(去年材料学院突然换了参考书)
3. 工作证明到底要盖什么章(有兄弟因为单位章不对被卡初审)
建议直接给报考院系研招办打电话确认,别怕麻烦老师,态度好点人家都会耐心解答。我头年就是自己瞎琢磨,结果初审材料被打回来两次。
二、初试“防坑”攻略
(口语化表达)英语千万别迷信六级成绩!中科大考博英语难度直逼专八,去年阅读理解考了篇量子力学的论文翻译。我的笨办法是:
每天精读1篇《经济学人》科技板块
把专业课教材的英文摘要背熟
某宝买历年真题反复刷(注意辨别真假,有个卖家卖的是十年前的题)
专业课复习要会"抓大放小",重点看近五年导师组发的论文。去年人工智能学院考了道30分的论述题,就是他们实验室刚发的顶会论文里的研究方向。
三、复试这些细节要命
(接地气案例)二战栽在复试上才明白:提前联系导师不是走后门,是基本操作!三月出分后立刻做三件事:
1. 整理工作成果做成PPT(项目经历比论文管用)
2. 给意向导师发邮件附上职业规划(别写空话,具体说你能为课题组带来什么资源)
3. 找在读师兄打听面试流程(去年有位老师必问"如何处理工作和科研冲突")
我强调一点在职考生:准备加盖单位公章的在职证明时,多复印三份带着。我见过现场材料不够又跑出去找打印店的,耽误了面试顺序。
四、时间管理野路子
(实用技巧)工作日早晚通勤各刷半小时题库,推荐"滑记"APP可以导入自定义卡片。周末务必做全真模拟,用答题卡练手写速度——去年专业课考试有兄弟说一千,道一万两道大题没写完,就是吃了手速的亏。
每月对了一个周日给自己放假,该陪家人陪家人,该撸串撸串。保持好心态比多刷十套题更重要,毕竟咱不是二十出头的小年轻了。
五、“懂行的人”的碎碎念
(个人见解)中科大非全博士没有想象中难考,但绝对比你预计的麻烦。导师更看重你的实践能力和项目资源,面试时有个做芯片设计的哥们,直接带着公司最新样品去展示,当场就有导师说要他。
对了说个大实话:如果单位不能保证学习时间,慎重考虑报考。我认识三个考上的朋友,都是跟领导签了"卖身契"才换来每周两天脱产学习的。
(自然结尾)备考资料包和最新招考信息可以关注【中科大考博圈】公众号,后台回复"非全攻略"能领到我整理的别上当地图。有啥具体问题直接评论区砸过来,老司机在线答疑!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