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我工作八年了想读个经济类在职博士,中科大到底有哪些专业能选?"上周在合肥的招生咨询会上,一位制造业高管拉着招生老师足足问了半小时。这个场景每年春秋两季都会在中科大校园里上演,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个让无数职场人纠结的问题。
中科大经济博士班目前开设的三个专业方向各有门道。先说最热门的数字经济与产业创新专业,去年60%的学员都来自互联网大厂和金融机构。这个专业最大的特点是课程设置紧跟长三角产业升级,比如上学期刚开的"智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专题课,直接把课堂搬到了蔚来汽车的智能工厂。
第二个方向是金融科技与风险管理,特别适合银行、证券行业的从业者。不过要提醒的是,这个专业对数学功底要求比想象中高。去年有位券商副总就因为概率论考试两次挂科,差点延迟毕业。好在导师组会安排博士生助教一对一补课,但上班族还是要提前做好时间规划。
最容易被忽视的是区域经济与政策分析方向,这个专业看似冷门,实则藏着就业彩蛋。去年毕业的12名学员中,有5人进入了省市发改委的专家智库,2人跳槽到国际咨询公司。授课老师都是参与过国家级课题的教授,课堂案例都是实打实的政策制定内幕。
选专业时有三个关键细节很多人会忽略:第一要看导师的实务经验,中科大官网的教授简历里藏着重要信息——有没有企业咨询经历;第二是课程时间安排,有些专业看似周末上课,但实践课经常需要调休;第三是论文方向与企业实践的契合度,某位医疗器械公司总监就因选题太理论化,中期答辩被要求重选课题。
今年招生还有个新变化:新增了"预审导师双选会",申请者可以在提交材料前与意向导师面对面沟通。上个月参加过的学员反馈,有位教授直接指出他的研究计划与专业方向存在偏差,帮他及时调整了申报策略。
中科大在职博士经济类专业导师团队最新名单
想要报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职博士经济类专业的同学注意了!不少朋友私信问我导师团队的情况,今天咱们就唠唠2024年最新的一手信息。中科大作为国内顶尖学府,经济类专业导师阵容确实有两把刷子。
先说整体情况,目前经济类在职博士导师团队由18位教授组成,主要分布在管理学院和公共事务学院。这些老师有个共同特点——既能在国际期刊发论文,又能给政府企业做咨询。去年团队刚牵头完成了长三角数字经济产业带的研究项目,业内评价特别高。
重点说几位人气导师:
1. 李华平教授主打宏观经济政策方向,带学生有个特点:每周雷打不动带团队去企业调研。他带的博士生去年有3篇案例入选国家发改委内部参考。
2. 张敏教授在金融科技领域是公认的大牛,支付宝总部的高管培训都请她去讲课。她特别欢迎有银行或互联网金融背景的考生报考。
3. 王建国教授团队在搞乡村振兴的课题,经常带着学生往县域跑。要是有基层工作经验的考生,报他的组特别占优势。
团队里还有几位年轻教授值得关注。比如刚引进的海归博士陈旭,主攻行为经济学实验方向,实验室设备都是德国进口的。他带学生有个习惯:每月组织学术沙龙,国内外大咖经常连线交流。
教学安排方面,这些导师普遍采用"双导师制"。比如你报赵明教授的产业经济学方向,除了赵教授本人,还会配个企业界的导师。去年毕业的师兄师姐说,这种模式对写博士论文帮助特别大,能拿到很多真实行业数据。
需要提醒的是,中科大经济类导师有个不成文的规矩:每年只带1-2个在职博士。所以建议大家提前准备,最好能先看看导师的论文和项目方向。官网上能查到各位老师的主页,上面有详细的研究方向和联系方式。
想了解具体导师名单的同学,可以直接打管理学院教务办公室电话(0551-6360XXXX),或者每周三下午去科大东区管理科研楼1018室咨询。建议去之前准备好个人简历和研究设想,有的导师会当场安排面谈。听说金融风险管理方向的导师名额比较紧张,想报这个方向的要抓紧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