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老师私信问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教育博士到底怎么样?"作为去年刚毕业的在职博士,我用亲身经历给大家唠点实在话。
一、先说门槛:卡得严不严?
中科大教育博士主要面向中小学骨干教师和教研员,要求有5年以上教学经验。去年我们班30个人,平均年龄37岁,基本都是市级以上优秀教师。学校对科研基础要求不高,但会重点考察教学成果和读博规划。有个同事发了2篇核心论文还被刷了,后来才知道是因为研究计划书太笼统。
二、上课什么节奏?
采用"集中授课+线上辅导"模式,寒暑假各集中2周。我们当时上午8点上课,下午做小组研讨,晚上还要改作业。最大的惊喜是能跟着院士团队做教育大数据项目,实验室设备比很多重点中学还先进。不过周末基本都在写课程论文,过年期间还在改开题报告。
三、毕业到底难不难?
四、值不值这个价?
学费8万全程,住宿费每年1200,比同类985院校低20%左右。但隐形投入要注意:出差调研、学术会议这些开支,三年下来我花了近5万。不过毕业后工资涨了2级,现在参与市级教研项目也有优势。
给三类人的建议
1. 适合人群:想进教研室发展的骨干教师/需要学历支撑评职称的校领导/打算转型教育研究的老师
2. 谨慎考虑:单纯为镀金的/期待轻松毕业的/研究方向不明确的
说一千,道一万说句大实话:读博期间最煎熬的不是学习任务,而是平衡工作家庭。我们班有3个同学因为孩子中考中途休学,建议孩子小的老师缓两年再申请。
教育博士毕业后工资能涨多少?中科大毕业生真实数据曝光
中科大的数据说了啥?
根据中科大公开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教育类博士毕业后,平均起薪比硕士学历的同行高出约30%-50%。比如,硕士毕业的中小学教师月薪普遍在8千到1万之间,而教育博士进入高校或教育研究机构后,月薪起步大多在1.5万到2万左右。如果是进入企业做教育咨询或课程研发,薪资还能再高一截,部分岗位甚至开到年薪30万以上。
不过,这个数据不是绝对的。有人一毕业就拿高薪,也有人涨薪幅度没那么大。说白了,学历是敲门砖,但实际工资还得看具体岗位、地区,甚至个人能力。
行业不同,工资差得挺多
教育博士的就业方向主要有三个:高校、中小学、教育企业。
高校:大部分博士会选择留校或去其他高校当讲师、研究员。中科大的数据显示,这类岗位的月薪在1.5万到2.5万之间,加上科研项目补贴,年收入能到25万-35万。不过高校工资涨得慢,胜在稳定和寒暑假。
中小学:少数博士会去重点中学当管理层或教研组长。这类岗位工资差异大,一线城市的顶尖学校能给到月薪2万以上,但普通学校可能和硕士差别不大。
教育企业:比如在线教育公司、教育科技企业,这类岗位工资弹性最大。中科大毕业生中,有人拿到过50万年薪的offer,但工作强度也高,加班是常事。
北上广深 VS 二三线,差距有多大?
地区对工资的影响比想象中更明显。比如同样是高校讲师,北京、上海的平均月薪能到2万,武汉、成都可能只有1.2万-1.5万。教育企业的差距更夸张,一线城市开出的薪资往往是二三线城市的1.5倍到2倍。
但别忘了,一线城市的生活成本也高。租房、通勤、吃饭,一个月没个万把块根本扛不住。所以,有些毕业生宁愿在二线城市拿低一点的工资,图个生活舒适。
读博四五年,到底划不划算?
很多人纠结:花四五年读个博士,工资涨这些到底值不值?
从数据看,如果单算经济账,教育博士毕业后10年内的总收入,大概率能超过一直工作的硕士同行。但问题在于,读博期间几乎没有收入,而同龄人可能已经攒下首付或者升职加薪了。
另外,教育行业本身不是高薪行业,博士学历的“溢价”更多体现在职称评定、岗位晋升上。比如,博士进高校可以直接评副高职称,而硕士可能要熬上七八年。
所以,值不值得读博,关键看你图什么。如果是为了进高校、搞科研,或者冲一线城市的高薪岗位,博士学历确实能“加速”。但如果只是想在普通学校当老师,硕士学历可能更“实惠”。
对了提一嘴,中科大的数据里还有个有意思的现象:部分教育博士毕业后转行做教育创业或出版行业,收入波动大,但上限也高。比如有人开发在线课程,一年赚到百万。当然,这种属于“高风险高回报”,不适合求稳的人。
工资能涨多少,得看你怎么用这个学历。学历是工具,不是保险箱。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