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可能不多,但现在越来越多,毕竟都知道在职博士有用,上班也能读,而且河南工业大学当地和周边人也多,以后竞争可能使劲激烈,劝你趁早弄!听说学校喜欢30到45岁的申请者,年轻的就多努力呗,最好有单位作保!
河南工业大学在职博士申请人数到底多不多?
实话实说,这两年申请人数是越来越多了。像粮食工程、机械工程这些王牌专业,去年光一个学院,就收到百来份申请,竞争比能到10:1。
为啥这么火?说白了还是学校专业实力强,跟中粮、双汇这些大企业合作多,读完博士去这些地方,升职加薪机会多。
而且河南工业大学在职博士,招生名额不算多,每个导师,每年就招1-2个人,僧多粥少,申请的人自然就扎堆了。
尤其是毕业好几年,想靠学历往上走的职场人,都盯着这学校呢。
学校挑人有没有年龄偏好啊?
学校招生简章里,从没明说过年龄要求,但实际申请的人里,30到45岁的占绝大多数。
为啥?你想啊,读在职博士,得有工作经验吧,本科毕业满六年、硕士毕业满三年,是基本条件,算下来差不多就这岁数段。
而且河南工业大学好多专业,更看重实践经验,比如化工、材料这些,年纪大点的申请者,可能参与过更多项目,手里有成果,导师更愿意要。
之前有个40岁的考生,带着国家发明专利申请,直接就被导师看中了,年龄压根不是问题。
年龄大点申请有啥优势啊?
你在企业干了十几年技术,申请机械工程博士,跟导师聊的时候,能说出一堆实际生产里的技术难题,还能结合学术理论,谈解决方案,比刚毕业的硕士生,可吃香多了。
而且好多年龄大的申请者,手里有资源,比如跟学校合作过项目,或者在行业里有点人脉,这些都能给申请加分。
之前有个38岁的考生,是某粮油企业的技术主管,申请时,把企业和学校的合作项目,拿出来当筹码,导师当场就表示欢迎加入。
年轻申请者该咋准备啊?
要是你年龄不大,比如刚硕士毕业没几年,想申请河南工业大学在职博士,就得把科研成果亮出来,比如发表过核心期刊论文,参与过省级以上科研项目,让导师觉得,你有学术潜力。
年龄小工作经验少,还得让导师相信你能快速跟上进度。
提前联系导师的时候,多聊聊自己对目标专业的研究计划,把未来想做的方向说清楚,让导师看到你的清晰思路。
之前有个28岁的申请者,硕士期间发了3篇SCI,申请时把研究计划做得特别细,最后也成功上岸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