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
首页 学校简介 招生简章 学校资讯 报考指南 问答 网上报名
当前位置: 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 > 院校库 > 同济大学 > 报考指南

同济大学经济博士就业现状:真实数据告诉你答案

发布时间:2025-05-13 12:59:03 来源: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
分享到:

"一姐妹,我要是读了同济经济博士,出来能找到啥工作哈?"上周在食堂,同系的学妹突然抛出这个问题。作为去年刚毕业的同济经管院博士,这问题我一年被问了不下30次。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聊聊,用真实数据说话。

先看官方数据:2023年同济经管院博士就业报告显示,93%的毕业生在毕业前就拿到offer,平均起薪28.6万。但别急着兴奋,这个数字背后藏着不少门道。我们那届有个牛人去了某头部券商,起薪直接50万+,但也有同学选择留校任教,年薪20万左右。差距在哪?关键看三个方面。

第一是研究方向。现在最吃香的是数字经济方向,去年这个方向的毕业生人均手握3个offer。我室友研究区块链经济,还没毕业就被三家互联网大厂预定。反观传统宏观经济学方向,竞争就激烈得多。

第二是实践经历。去年有个学弟跟着导师做了长三角一体化课题,后来直接被某省发改委要走。现在很多单位招博士不看论文数量,更看重你参与过什么实际项目。我们院有个传统,博士二年级必须跟企业合作做课题,这个经历在求职时特别加分。

第三是导师资源。我导师手上带着三个政府咨询项目,毕业时直接推荐我去某央企研究院。但别以为等着导师安排就行,平时得主动帮导师干活,让导师了解你的能力才行。

说到具体去向,除了高校和科研院所,现在有三大新方向值得关注:一是金融科技公司,去年我们院去了7个;二是新型智库,有个师姐去了某自贸区研究院,年薪40万;三是自主创业,院里现在有创业孵化基地,去年毕业的两个师兄搞数字经济咨询公司,今年已经拿到A轮融资。

薪资方面要分地区看。在上海,刚毕业的博士进金融机构普遍30万起步,去高校的话算上各类补贴大概25万。但要注意生活成本,陆家嘴周边租个单间就要6000+。所以现在越来越多同学选择去新一线城市,成都、杭州给博士的安家费都是30万起步。

给在读博士的实在建议:1. 研二就要开始参加行业会议,混脸熟比发论文更重要;2. 至少掌握Python或R语言,现在经管类博士不会编程很吃亏;3. 多关注政策动向,比如现在各地都在抢数字经济人才,相关研究方向的赶紧往这靠。

对了说个扎心的事实:博士头衔不是保险箱。去年有企业HR跟我说,他们面过同济博士,结果对方连最简单的数据建模都讲不清楚。学历是敲门砖,真本事才是铁饭碗。

2024年同济大学经济博士就业现状:真实数据告诉你答案

同济大学经济学博士报考条件有哪些?

一、基本门槛:学历和专业

首先得有个“硬通货”——硕士学位。应届硕士毕业生也能报,但入学前必须拿到学位证。如果本科毕业想直博,得是特别优秀的推免生,这类名额极少,竞争激烈。

专业背景方面,经济学相关专业(比如金融、国际贸易)优先,但理工科背景的同学也有机会。同济看重跨学科研究能力,尤其经济与城市规划、环境经济等交叉领域。不过,非经济专业的最好提前补修过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核心课程。

二、学术成果:得有“代表作”

论文是硬指标。至少要有1-2篇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核心期刊加分。没有论文怎么办?参与过省部级以上的科研项目、出版过专著章节,或者拿过国家级学术竞赛奖项也能补救。

有个“隐藏加分项”:如果研究方向跟导师课题高度契合,即使论文少,也可能被破格考虑。所以提前研究导师的论文方向特别重要。

三、英语水平:别让语言拖后腿

官方要求英语六级425分以上,但实际录取中,六级500+或托福90分、雅思6.5分才稳妥。小语种考生可用德语DSH2、日语N1等成绩替代。

有个细节要注意:如果发表过英文论文,哪怕没考语言证书,也可能被认定符合条件。去年就有考生用SSCI论文代替英语成绩成功上岸。

四、推荐信:找对人比名气重要

需要两位教授(或相当职称)的推荐信。重点不是推荐人的头衔,而是和你的学术交集。比如指导过你论文的副教授,比不熟悉你的院士更有说服力。

悄悄说个门道:如果其中一位推荐人是同济本校老师,通过初筛的概率会明显提升。但千万别弄虚作假,学术圈很小的。

五、研究计划:别写成毕业论文提纲

2000字左右的研究计划书是重头戏。要避开三个坑:

1. 题目太大(比如“中国经济发展研究”)

2. 方法论不清晰

3. 没体现创新点

建议先看近三年《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的文献,找热点中的冷门角度。比如“数字人民币对长三角小微企业的影响”就比“数字货币研究”更讨巧。

六、报名流程:时间节点要卡准

每年10月开放报名,12月底截止。但很多人在9月就开始联系导师了。复试通常在次年3-4月,包括专业课笔试(高级微观/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和面试。

别忘了:别等到截止日期才上传材料,系统容易卡顿。去年有人因为PDF上传超时,错过报名,肠子都悔青了。

说一千,道一万说说导师沟通技巧。官网上都有导师邮箱,发邮件时附上个人简历和代表作摘要。别群发!有位导师曾在面试时吐槽:“收到同一封邮件,开头写着‘尊敬的XX教授’,结果发给我的研究方向是劳动经济,他明明是搞产业经济的”。

准备好这些,你就跨过报考门槛了。接下来就是安心备考,同济经济学院老楼前的樱花,说不定明年春天就能亲眼见到。

推荐阅读:

Copyright©2020-2025 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2022001038号-1

报名咨询电话

400-860-3166

  • 招生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