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博士就实实在在的申请,如果做一些“小聪明”的事肯定是会被抓包的。
比如以前就有人用假材料申请,也有的人用假工作经历来申请,还有人直接用假论文。
但这些人最终都被揭穿。
现在学校审核材料的时候那可仔细了,证书的真假一查便知。
还有成绩单,有的人为了让自己的成绩看起来好看点,就找人修改成绩。
之前就有个考生,他的本科成绩单上好多课程的分数都被改过了,本来是刚及格的分数,愣是改成了八十多分。
结果学校在审核的时候,发现他的成绩单格式和学校官方的不一样,一调查,就发现了造假的事,直接就取消了他的报考资格。
另外,推荐信也是个容易出问题的地方。
学校要求至少要有两封推荐信,而且推荐人得是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
有的考生找不到合适的推荐人,就自己伪造推荐信。
要知道,学校对推荐信的真伪也是有办法核实的,会联系推荐人确认。
要是发现推荐信是假的,那肯定是过不了关的。
硕士论文可是反映一个人学术水平的重要材料。
在上海交大会计非全日制博士报考里,硕士论文也是重点审核的内容。
有些考生自己硕士期间没好好做研究,论文写得一塌糊涂,为了能通过报考审核,就去抄袭别人的论文,或者找代写。
抄袭的手段也是五花八门,有的是直接把别人的论文拿过来,改改名字和一些无关紧要的内容就交上去了。
还有的是东拼西凑,从好几篇论文里摘抄段落,拼成一篇自己的论文。
可现在查重技术那么发达,学校用的查重系统一查,相似度一高,马上就会引起怀疑。
要是被认定为硕士论文造假,那可就惨了。
不但报考资格会被取消,如果已经入学了,也会被退学处理。
之前有个已经入学的学生,都读到第二年了,结果学校在复查的时候发现他的硕士论文和别人的高度相似,是抄袭的。
最后学校直接取消了他的学籍,他之前两年的时间和精力都白费了,还落得个学术不端的坏名声。
对于上海交大会计非全日制博士的报考来说,工作经历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
学校希望报考的学生有一定的工作经验,能把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和学术研究结合起来。
可有些考生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更有优势,就虚构工作经历。
有的考生根本没有在相关企业工作过,却在报考材料里写自己在某某知名企业担任过高管,负责过重要项目。
还有的把自己在普通岗位的工作经历夸大其词,说自己主导了一些大项目。
学校在审核的时候,会对考生的工作经历进行核实,比如联系考生写的工作单位,或者要求考生提供工作证明、项目成果等材料。
要是发现工作经历是假的,那肯定是没法通过报考审核的。
下面给大家看个简单的例子表格,
考生姓名 | 虚构工作经历 | 实际情况 | 结果 |
某甲 | 在上海某大型会计师事务所担任高级审计经理3年,负责多个大型企业审计项目 | 实际只在一家小会计公司做过1年普通会计,未参与过大型项目 | 报考资格取消 |
报考上海交大会计非全日制博士,一定要老老实实的,千万别在材料、硕士论文、工作经历这些方面造假。
造假一旦被发现,不但考不上博士,还可能给自己带来很多不好的影响。
大家还是踏踏实实地准备报考,凭自己的真本事去争取入学机会。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