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免试入学。
但先别着急激动,也别怀疑,这个是有说法的。
要说入学,那现在常见的申请考核制博士,都可以说是免试入学,因为确实没有统一的初试和复试啊,所以这么理解也没毛病。
但话又说回来,博士就那么容易入学?肯定不可能啊,这是有审核的。
中国人大的非全博,不管是经管专业还是其他专业,都有采用申请考核方式招生的情况,这就不用考初试,但审核肯定是有的。
先说说人大经管非全博士到底咋招生
它走的是申请考核制,跟咱们印象里那种考试招生差别可大了。
就拿考硕士来说,都得参加全国统一的初试,好几门课,考前得熬多少个通宵复习。
但人大经管的非全博士招生,就没有这种传统意义上的初试。
就因为这,好多人一看 “不用初试”,就觉得跟免试入学差不多了。
那这申请考核制到底是啥情况呢?简单说,就是你得往学校交一堆材料。
像学历学位证明,本科和硕士的毕业证、学位证都得有,少一样都不行。
要是你是应届硕士,还没拿到毕业证,那得让学校开个学籍证明,证明你确实在读。
成绩单也不能少,本科和硕士阶段的都得交。
学校要看这个,是想知道你上学时成绩咋样,基础扎不扎实。
比如你本科要是挂过科,成绩单上一目了然,这说不定就会有影响。
科研成果这块更重要。
你发表过的论文,不管是在核心期刊还是普通期刊上发的,都得复印下来交上去。
要是参与过什么科研项目,比如跟着导师做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或者省里面的课题,也得把相关证明材料准备好。
还有得过的学术奖项,像什么 “挑战杯” 学术竞赛获奖,或者学校里的优秀论文奖,有多少算多少,都能帮你加分。
另外,还得有专家推荐信。
这推荐信可不是随便找个人写就行,得是至少两名你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者跟教授平级的专家来写。
比如说你报考的是企业管理专业,那最好找在企业管理领域有点名气的教授来推荐。
他们写的推荐信,能从侧面反映你的学术能力和潜力,学校会很看重这个。
学校收到这些材料后,可不是随便翻翻就完事儿了。
专门有老师组成的审核小组,他们会仔细审查材料。
看你学历是不是符合要求,成绩好不好,科研成果有没有含金量,专家推荐信对你评价高不高。
只有材料审核通过了,才有下一步。
材料审核有啥标准?
材料审核的时候,各项都有相应标准。
就说学历这块,基本得是硕士研究生毕业或者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也可以申请,但入学前得拿到学位证。
成绩方面,本科和硕士阶段课程成绩得说得过去,不能太差,得让审核老师觉得你基础扎实。
科研成果更关键,要是你发表过高质量论文,参与过重要科研项目,那肯定加分不少。
要是在相关领域有突出成果,比如解决了某个实际问题,提出了新的理论观点,那在审核里就更有优势。
下面给大家列个简单表格,看看材料审核大概关注哪些方面,
审核项目 | 具体内容 |
学历学位 | 硕士毕业证、学位证或应届硕士学籍证明 |
成绩单 | 本科及硕士阶段成绩单 |
科研成果 | 论文发表、项目参与、奖项获得等 |
专家推荐信 | 至少两名相关领域专家推荐信 |
综合考核是咋回事
通过材料审核后,还有综合考核。
这综合考核包括笔试和面试。
笔试考的科目和专业相关,像经济管理类的专业知识肯定要考,还有外语也得考,考查你专业知识掌握得怎么样,外语水平行不行。
面试就更综合了,老师会问你对专业前沿问题的看法,你未来的研究计划,还会看你的沟通表达能力、思维逻辑能力。
面试的时候,你得把自己对专业的理解,研究的想法,清晰地告诉老师。
综合考核成绩咋算
综合考核成绩可不是随便定的。
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都有相应比重。
一般来说,笔试成绩可能占总成绩的百分之多少,面试成绩占百分之多少,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可能不太一样。
但用上面的几段话介绍之后,实际就是说都是要全面考查你是不是适合读这个非全博士。
只有综合考核成绩达到学校规定的分数线,才有机会被录取。
真的是免试入学吗?看到这儿,大家应该明白了。
人大经管非全博士虽然没有传统初试,但从提交材料到材料审核,再到综合考核,这一系列流程下来,一点都不轻松。
每个环节都有严格要求,要想通过可不容易。
所以说,所谓的免试入学只是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初试罢了,整个申请考核过程,对申请人各方面能力的考查一点都不少。
那些想读人大经管非全博士的人,得好好准备各项材料,提升自己专业能力,才有希望被录取。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