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你们唠唠人大会计非全博士和 CPA 这俩事儿。在财会圈里,这俩都算硬货,但走的路子完全不一样。博士像熬老汤,得慢慢炖,喝的时候才够味儿;CPA 呢,跟放鞭炮似的,啪一下就炸开个口子,见效快。
先掰扯掰扯博士学历到底有啥用
你要是想进高校当老师,或者去科研所、国企核心岗,没博士学历连递简历的门都摸不着。我认识一哥们儿,以前在私企干财务,熬到主管就上不去了,抬头一看领导全是名校博士。
后来他狠下心考了人大会计非全博士,那三年周末全泡在教室,论文改了十几版,四十岁才拿到俩证。
转头就被挖到央企当财务总监。刚去的时候底下人还嘀咕 “学历高未必会干活”,结果他靠学术底子,在集团搞财务数字化的时候整了套模型,直接让资金周转率涨了 15%。现在他总说:“学历就是张入场券,让别人愿意听你说话,能不能留住人,还得看你肚子里有多少真本事。”
人大这非全博士有个实在好处 —— 毕业证和学位证都给你发全乎了
不像有些学校非全只有学位证,这儿的证考公、评职称都认。
而且人大会计系的牌子够响,随便拉个教授出来,不是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委员,就是给上市公司当财务顾问的。
我听学生吐槽过,跟着导师做课题时,凌晨两点还在改并购重组的财务报告,但也正是这些活儿,让他们毕业时简历上的项目经验比普通硕士多好几页。
后来他边做项目边读了人大非全博士,用博士期间研究的 “业财融合风险控制” 课题,帮客户优化了内控,直接被提拔成区域审计总监。
读博士得熬三到五年,得平衡工作、家庭和学习,适合在企业站稳脚跟、想往管理层或学术圈转的人。
CPA 虽说难考,但顶多两三年能拿证,适合刚工作没几年、想快速跳槽涨薪的年轻人。身边也有狠人俩都要 —— 先花两年考过 CPA,攒够经验后,再用 CPA 带来的高薪撑着读博时的收入空窗。
比如30 岁那年同时备考 CPA 和博士,白天在事务所干活,晚上学到后半夜,周末泡图书馆写论文,硬是四年把俩证都拿下了,现在在上市公司当财务总监,年薪百万还带着企业博士后的项目。
说到底,这俩选择没绝对的好坏,全看你想要啥
博士给的是长期保障,让你职业后期有更多转型资本;CPA 是短期内的突围武器,能帮你在 35 岁前冲破薪资天花板。就像有人先修路,有人先架桥,目的都是往更高的地方走。但不管选哪个,都得做好吃苦的准备 —— 这世上没哪个值钱的东西能轻轻松松拿到手。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