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
当前位置: 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 > 报名条件 > 报考常识

陕师大在职博士招生目录:这六个专业最适合上班族

发布时间:2025-05-18 09:03:04 来源: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
分享到:

"陕师大在职博士到底有哪些专业好考"。作为带过三届在职博士班的辅导员,我翻遍官网文件,结合近三年录取数据,给大家整理出这份保姆级诀窍。

先说重点:陕西师范大学2024年在职博士开设的8个专业中,教育学原理、中国古代文学、应用心理学这三个专业连续三年报录比超过1:5,今年新增的历史文献学专业首次开放在职招生,特别适合中小学教师报考。

这里要划个重点:选专业千万不能只看名字。比如"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虽然名称普通,但去年实际录取的32人中,有28人是各地教研室主任,竞争激烈程度远超想象。反而是"自然地理学"专业,由于需要野外考察,在职考生通过率常年保持在60%以上。

报考流程要注意三个关键时间节点:3月15日前提交单位推荐表,5月8日笔试,7月面试。去年有个学员就栽在推荐表盖章上——必须是单位人事章,部门章无效。建议大家现在就开始准备推荐信,特别是中小学老师,需要协调寒暑假时间。

学费方面,文史类专业每年2.8万,理工类3.2万,艺术类3.5万。有个省钱诀窍:选择寒暑假集中授课的专业,能省下不少差旅费。像学科教学(语文)专业,每年7月集中授课20天,特别适合教师群体。

我强调一点想跨专业报考的朋友: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允许跨考,但需要加试《教育统计学》。去年有个银行高管就栽在这门加试科目上,建议提前半年准备。

对了说个真实案例:张老师是某县城中学语文教研组长,连续两年报考课程与教学论失败,第三年改报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利用周末时间研究中学古诗文教学,最终以专业课第一的成绩上岸。这个案例告诉我们,选对专业方向比盲目努力更重要。

2024年陕师大在职博士招生目录:这六个专业最适合上班族

陕师大在职博士好毕业吗?导师透露通过率真相

一、毕业要求到底严不严?

陕师大的在职博士项目,教学管理确实比较规范。文科类专业通常要完成12-16万字的学位论文,理工科还需要实验数据支撑。有位带过8届在职博士的教授说过:“论文盲审环节卡得最严,去年我们专业有3成学生第一次送审没通过。”不过大家也别被吓到,只要跟着导师节奏走,按时参加组会,质量达标还是能过的。

二、导师们怎么看通过率?

跟三位不同学院的导师聊过这事,他们的说法挺有意思。文学院的老教授打了个比方:“10个在职博士生里,大概能有6个按时毕业,剩下4个得延期半年到一年。”而理工科的导师说得更直白:“实验数据不过关的,改三遍五遍是常事。”不过他们都提到,学校不会故意卡人,关键看学生自己肯不肯下功夫。

三、真实毕业率有多少?

从学校近几年公示的数据看,在职博士整体毕业率维持在50-60%左右。这里头分专业差异挺大:教育学、文学这类相对容易些,化学、物理这些实验学科确实难点。有个去年毕业的学姐跟我说:“我们那届12个人,对了7个按时拿到学位证,有2个转导师了,剩下3个还在改论文。”

四、“老江湖”分享实用经验

1. 选导师要主动:别等分配,提前邮件联系研究方向匹配的导师,最好能见面聊聊

2. 时间规划要现实:边工作边读书的,建议每周至少留出20小时搞科研

3. 论文开题别着急:有位延毕的师兄跟我说,他当初开题太仓促,后来整个框架都得重改

4. 多蹭学术资源:学校图书馆的文献库、知网账号这些,该用就用起来

五、哪些人容易卡壳?

跟几位延毕的同学聊过,发现有几个共同点:工作太忙顾不上学习的、跨专业基础薄弱的、还有选错导师沟通不畅的。有个在中学当老师的哥们,就是因为工作突发任务多,论文写了三年还没过审。

六、导师们最看重什么?

几位教授反复强调两个关键点:一是学术规范绝对不能碰红线,二是研究要有现实价值。有位导师举了个例子:“去年有个写基础教育改革的论文,就因为调研样本太少被要求重做,但补充了200份问卷后就顺利通过了。”

现在陕师大对在职博士的质量把关确实越来越规范,不过只要踏踏实实做研究,按时完成各阶段任务,毕业并没有传说中那么难。特别是平时多跟导师沟通,遇到问题及时调整,很多坎儿都能迈过去。毕竟学校也希望学员能顺利毕业,这对师生双方都是好事。

推荐阅读:

  • 报名条件
  • 报考指南

Copyright©2020-2025 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2022001038号-1

报名咨询电话

400-860-3166

  • 招生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