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后台收到很多在职博士考生的私信,最集中的问题就是"英语到底能考几次"。作为经历过3次考博的老考生,我用自己踩过的坑和个人觉得的经验,给大家说点实在话。
首先要明确的是,不同院校的补考政策差异很大。比如北京某985高校明文规定"英语成绩2年内有效",也就是说如果第一年没考过,后面两年还有4次补考机会(每年分春秋两季考试)。但上海某高校就完全相反,每年只组织1次英语统考,且成绩仅当年有效。
这里有个关键点容易被忽略:补考次数≠无限重考。去年有个学员在南京某高校连续考了3次都没过,结果被系统自动锁定,必须重新提交全套报名材料。所以建议大家考前务必登录院校官网,查清这两条政策:①成绩有效期是1年还是2年 ②是否有补考次数限制。
根据我们整理的2024年最新数据,全国TOP50高校中:
允许补考3次以上的占35%(多为综合类大学)
限定2次补考的占45%(理工科院校居多)
仅1次补考机会的占20%(集中在医学类院校)
别忘了在职考生注意时间规划。去年有位银行高管学员,原本计划用3年读完博士,结果英语考了4次才过,导致整个培养周期延长到5年半。建议大家把英语备考提前到入学前1年,利用碎片时间每天坚持30分钟精听+20分钟阅读,比考前突击有效得多。
关于备考资料的选择,千万别迷信"“抱过”班"。某机构去年收费3.8万的VIP班,实际通过率只有43%。更推荐使用目标院校近5年真题(某宝有售)+《考博英语高频词汇》(紫色封皮那本),这套组合拳亲测有效。
对了说个重要趋势:越来越多院校开始增设线上机考。比如华中地区某211高校,今年英语考试就改为每月1次的机考预约制。这对在职考生其实是利好,可以灵活安排考试时间,但要注意机考题型往往更侧重快速阅读和听力反应。
在职博士英语考试通过率高的院校有哪些?
北方地区:这几所学校压力小一些
1. 北京科技大学
北科大的在职博士项目,英语考试形式比较灵活。很多专业采用“校内自主命题+面试英语问答”的模式,题目难度贴近工作实际,不会刻意考偏门语法。学校还提供考前模拟题和重点范围,复习方向明确,适合工作忙、没时间大量刷题的同学。
2.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理工科背景强的学校,英语考试更看重专业领域的应用能力。比如石油工程、地质资源等专业,英语题常围绕行业文献翻译或技术报告写作,对日常积累要求高,但突击背单词的压力小。学校还会根据在职生的特点,适当放宽分数线。
南方地区:这些高校通过率更友好
3. 华南师范大学
华师的教育学、心理学在职博士项目,英语考试通过率常年稳定在75%以上。学校采用“分段考核”:先通过线上基础测试(单选+阅读),再参加线下口语面试。基础测试允许补考一次,对在职人员非常友好。
4. 苏州大学
苏大的医学、管理学在职博士英语考试有个特点——重视实用性。比如医学专业考病历翻译、学术会议发言稿撰写;管理类考案例分析报告的英文摘要。题目和职业场景结合紧密,平时工作中用得到的英语更容易过关。
中西部地区:性价比高的选择
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西电的工科在职博士项目(如电子信息、计算机)英语考试通过率高,主要得益于两个原因:一是考题中专业词汇占比大,行业从业者本身有基础;二是允许携带纸质词典进考场,对翻译题帮助很大。
6. 西南财经大学
财经类院校中,西南财大的经济学在职博士英语门槛相对较低。考试重点放在经济类文献阅读和数据分析报告写作,数学、统计背景强的考生甚至能靠专业内容拉高英语分数。校内导师还会提供历年真题题库,复习针对性很强。
小技巧:选校时多关注这些细节
看考试形式:优先选择“自主命题+面试”的学校,统考类(如全国医学博士英语统考)难度普遍更大。
问清补考政策:有的院校一年组织多次英语考试,比如中国政法大学允许两年内累计通过即可。
关注行业特色校:比如中国传媒大学对新闻传播类在职博士的英语要求更侧重实践,考宣传稿改写比考学术论文容易得多。
亲情提示大家,英语通过率高的学校,往往对科研成果的要求会更严格。建议提前联系导师,了解毕业门槛的全貌,选择最适合自己职业规划的院校。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