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作为东北地区985高校,其非全日制博士项目一直备受关注。不少在职人士都在问,"2025年学费到底怎么收?"今天我们就来掰扯清楚这个事。
先说大家最关心的数字。根据校方最新公示,2025级非全博士学费标准为,
理工类专业,4.8万/年(学制4年)
经管类专业,5.2万/年(学制4年)
艺术类专业,6万/年(学制4年)
和2024年相比,整体上调约8%,但横向对比同类院校,这个涨幅还算合理。举个例子,隔壁的东北大学非全博士学费已涨到5.5万/年,哈工大深圳校区更是突破6万大关。不过要注意,大连理工的学费是分学年缴纳的,这对在职人员来说压力会小很多。
缴费方式也有讲究。往年常有学员在报名时搞错流程,这里划重点,
1. 每年9月1日前缴清当年费用
2. 支持银行转账/校园支付平台
3. 千万别找代缴机构!去年就有学员被骗
4. 贫困地区学员可申请分期(需提供社保证明)
说到性价比,个人觉得大连理工有三大优势,
一是导师资源实在。我带过的学员里,有位机械工程专业的跟着长江学者做课题,直接参与到国家重大专项。
二是实验设备齐全。像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能用到国内顶尖的船池实验室。
三是校友网络强大。特别是环化材类专业,毕业生在北方制造业很吃香。
不过要提醒的是,想申请奖助学金比较难。非全博士目前只能参评"优秀科研成果奖",每年名额不超过10个。如果经济压力大的话,建议优先考虑单位有培养政策的工作岗位。
下面是考生常遇到的一些问题,
Q,能开发票吗?
A,可以开"非学历教育服务费"发票,但需在缴费时备注
Q,中途退学退费吗?
Q,前两年按70%退,后两年不退
Q,寒暑假上课吗?
A,每月集中授课4天,暑假有2周实践课
对了说句大实话,这个学费看着不便宜,但比起某些动辄30万的中外合作项目,能拿985博士文凭真的划算。特别是35岁左右的中层管理人员,早读早受益。
大连理工非全博士住宿费要自己付吗?
非全博士的住宿政策是啥样的?
废话不多说,大连理工的非全日制博士,一般情况下住宿费需要自己承担。学校通常不会为非全学生统一安排宿舍,这一点和全日制博士有明显区别。原因很简单——非全博士的学习形式更灵活,大部分时间不需要长期在校,比如课程可能集中在周末、假期或者线上完成。学校宿舍资源有限,优先满足全日制学生的需求也是情理之中。
不过,凡事都有例外!如果你在集中授课、实验或者论文阶段需要短期留校,可以主动联系学院或后勤部门咨询。有同学反馈,部分学院会协助协调临时住宿,比如按天收费的校内宾馆或合作公寓,价格比校外实惠,但得提前申请。
住宿费大概要准备多少?
如果完全自己解决住宿,大连理工周边的租房成本得提前规划。学校主校区(凌水校区)附近的一居室月租大约1500-2500元,合租单间800-1500元不等。建议多关注学校论坛、校友群,经常有人转租或找室友,能省下中介费。
如果通过学校申请到临时床位,费用参考校内宾馆标准,通常每天50-100元,适合短期停留。具体价格以当年学校通知为准,直接打电话问后勤最靠谱。
给非全博士的实用建议
1. 提前和导师或学院沟通,入学前就问清楚课程安排是否需要到校,频率如何。有些专业实践性强,可能每月要到校1-2周,这种情况可以就近短租。
2. 灵活利用资源,比如申请校图书馆的研修室、实验室工位,白天在校学习,晚上回住处,减少通勤成本。
3. 交通成本别忽略,如果异地就读,算好高铁、机票费用。大连的旺季机票价格浮动大,尽量避开节假日,用学生证买票还能打折。
学姐提醒一句,各学院执行政策可能有细微差别,比如化工、机械等需要实验室的学科,可能会为非全学生提供更多支持。直接联系自己的导师或学院教务老师,比网上查到的信息更准确!
读非全博士本身就是为了兼顾工作和学业,住宿问题只要提前规划好,完全能平衡开销。大连本地的同学甚至可以走读,外地的建议课业阶段集中住宿,平时远程协作,这样既省钱又不耽误进度。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