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想报考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非全日制博士,还以为直接找导师是好办法,其实不是这样。
为啥直接找导师不是好办法
可能有人觉得,直接找导师,让导师认可自己,是不是就能更容易考上。其实不是这样。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非全日制博士招生,有一套严格、规范的流程。从报名条件审核,到材料初审、复试考核,每个环节都有明确标准和要求。
就算你跟导师联系了,导师对你印象也不错,可要是报名条件不满足,材料不符合要求,照样进不了复试。而且,导师也不能随意决定录取谁,得看整个招生流程里考生的综合表现。所以,与其花大量时间精力去找导师,不如把心思放在满足报名条件、准备好报名材料上,这样才更靠谱,更能提高考上的机会。
报名方式是网上报名,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按要求如实填报报名信息。注意,“报考类别”得选“定向就业”。
网上报完名,还得准备一堆材料。这些材料得按顺序整理好,缺了哪个都不行。
材料目录,得注明考生姓名、报考专业、报考导师和详细项目名称。
《博士学位研究生网上报名信息简表》,网报成功后自己下载打印,还得签字。这信息表一旦签字确认,就不能改了。而且,得有工作单位人事部门签署的报考意见,还得加盖单位公章或人事章。
工作单位证明,工作单位人事部门得出具在相应教育领域工作年限的证明原件,里面要写清楚职务、职级、工作年限、现从事的工作等内容,负责人得签字,还得加盖单位公章或人事章。要是你是现任中小学高层管理人员或者高校中高层管理人员,还得提交组织人事部门给的任职证明复印件。
学位和学历证书复印件,硕士学位证书、毕业证书复印件都得有(双证硕士必须提交硕士学历证书复印件)。要是你是在国(境)外单位获得学位(学历)的考生,得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书。
硕士阶段成绩单,得加盖研究生管理部门成绩公章或者档案所在管理部门公章。
外语水平成绩证明复印件,有就提供,没有就算了。
两份推荐书,从网上报名系统下载,找报考学科领域内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填写。个人自述,简单讲讲自己学习、科研和工作经历,参与项目情况,学术交流活动,再做个自我评述,1000字左右就行。
研究计划书,这个很重要,得包括研究问题、文献综述、理论基础、研究思路与框架等内容,不能少于5000字。
硕士学位论文,要是境外取得硕士学位且没有硕士学位论文的,提供成绩单和一篇代表性课程论文就行。
科研能力与成果证明材料,提交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公开发表的期刊论文全文(得含封面、版权页、目录和正文部分,SCI和SSCI还得提供检索报告),或者以第一作者或独立作者身份出版过的专著/译著(只要提供书籍的封面、版权页和目录),还有科研奖项获奖证书。
主持科研项目、教改项目的证明复印件也可以提供,其他能证明自己有相当成就的证明复印件也行。
这些材料电子版得合成一个PDF文件,文件名得按“报考专业+报考导师姓名+考生姓名”来命名,寄材料的时候,最好用EMS或顺丰快递,别用同城闪送。材料千万别弄虚作假,一旦发现,直接取消录取资格。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