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把不好听的话说在前面,考博就是不容易的事情,所以要问北师大非全教育学博士好不好上岸,小编只能说是没有那么简单的,但也不是说做不到,只要是能按照规定的步骤去完成也是可行的。
先来说一下各位报考人员要过的第一关吧,那么就是自身的学历和工龄是否满足规定的要求了。
细谈要求的话,那么自然是要有硕士学位,除此之外则是工作经验也要满足相应的要求的,常规来讲的话通常是要求有3年以上教育相关工作经历,比如你是中小学老师、教育局职员、教育机构的研发主管,这些才算“相关”。要是你硕士刚毕业没工作,或者做的是和教育不沾边的行业,基本连报名资格都没有。具体年限每年可能微调,报名前一定得去北师大研究生院官网查最新招生简章,别自己瞎猜。
第一关通过了之后,那么就是个人材料的准备了,一定要按照规定的模板和要求去提供才行。
首先得提交个人陈述,里面得说清楚“你为啥读博”“读博想解决啥工作里的问题”,不能写空话,比如“我想提升学历”这种没用,得具体到“我在学校负责课后服务,想通过读博研究‘双减下课后服务的课程设计’”,这样才显得你有明确目标。
另外就是需要提供个人的科研成果,当然了虽然不是必须项目,但有自然是比没有要好的。比如你发过教育类的论文(不管是普刊还是核心)、牵头过校本课程开发、做过教育政策相关的调研项目,这些都得整理成材料交上去。
再者申报也是要有推荐信的,而这部分一定得找2位相关领域的专家写,比如你的硕士导师、工作单位的领导(要是领导有高级职称更好)。
上述信息说完了,小编来讲一下复试的部分吧,让大家明确其侧重点到底是啥。
都清楚复试是分两部分来进行的吧,的也就是笔试和面试,笔试不考课本里的死知识点,常考“结合实际谈理论”的题,比如“用教育管理学理论分析‘学区化办学里的资源分配问题’”,你得把工作里的见闻融进去,不能光背定义。要是你没实际工作经验,这题根本答不到点子上。
面试更灵活,老师会围着你的工作经历和研究计划问。比如你是初中班主任,老师可能会问“你班里有学生厌学,怎么用你想研究的‘学习动机理论’解决?”;要是你做教育政策,可能会问“你觉得当前县域教育均衡发展里,最难的问题是啥?读博怎么研究这个问题?”。回答得接地气,别扯虚的,老师一听就知道你是不是真做过教育、是不是真有研究需求。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