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
首页 学校简介 招生简章 学校资讯 报考指南 问答 网上报名
当前位置: 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 > 院校库 > 北京师范大学 > 学校资讯

北师大工程在职博士专业盘点,这5个方向最吃香

发布时间:2025-05-04 11:43:46 来源: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
分享到:

收到不少工程领域从业者的私信:"想报北师大在职博士,但官网上信息太分散了""工程方向到底有几个细分专业哈?"。作为专注在职教育领域8年的“老江湖”,今天就给大家掰开揉碎了讲清楚北京师范大学工程类在职博士的详细情况,手把手教你选对方向。

先划重点:北师大工程与技术学院2023年在职博士共开设5个特色专业。第一个是智能建造与运维,这可是当下最火的"基建+AI"方向,课程里既有BIM技术应用,又有智慧工地管理实务。我认识的中建三局王工就是读的这个方向,去年刚用学到的数字孪生技术解决了地铁施工难题。

第二个是环境系统工程,别看名字学术,实操性特别强。水处理工艺优化、固废资源化利用这些课程,环保企业的技术总监们都在抢着报。第三是新材料工程,从纳米材料到新型建材全覆盖,特别适合建材检测机构或研发中心的技术骨干。

要说性价比最高的还得数第四个方向——工程管理创新。这个专业不要求本科必须是工科背景,项目管理、造价控制这些课程对国企工程部管理者特别实用。对了是安全工程技术方向,这两年随着安全生产法规越来越严,这个专业成了建筑、化工行业安全主管的晋升标配。

说到培养模式,北师大确实很人性化。每月集中授课2次,基本都是周末,外地学员还能申请线上同步听课。我建议准备报名的朋友,提前整理好参与过的工程项目资料,这对后期论文写作大有帮助。

2023年北师大工程在职博士专业盘点,这5个方向最吃香

北师大在职博士申请条件,看看你符合几条?

一、学历门槛是硬杠杠

必须持有硕士毕业证+学位证,也就是“双证在手”。单证硕士(比如只有学位证或结业证)暂时不符合资格。如果是境外学历,得提前做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个别专业接受同等学力申请,但需要额外提交科研成果证明材料。

二、工作经验卡几年?

多数专业要求硕士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历。比如2024年秋季入学的批次,最晚需要在2021年9月前拿到硕士毕业证。但像教育管理这类专业,可能会放宽到2年,具体得看当年招生简章。

三、手里得有“硬货”

科研成果是重头戏,至少需要满足以下任意两条:

1. 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正规期刊发表过2篇论文(省级刊物起步,核心期刊更占优势)

2. 参与过省部级以上的科研项目(需提供盖章证明)

3. 获得过行业相关的专利授权

4. 出版过学术专著或教材(本人撰写部分不少于5万字)

四、推荐信找谁写?

需要两位专家的亲笔推荐:

其中一位必须是申请专业领域的副教授及以上职称

另一位可以是单位领导或行业资深从业者

建议提前半年联系推荐人,尤其高校老师暑期可能外出调研,别卡在截止日期前找人。

五、考试考什么?

通过初审后要参加学校组织的考核:

笔试:专业课(比如教育学考教育理论与实务)+ 英语(难度介于六级到专八之间)

面试:20分钟左右的答辩,重点考察工作成果与博士研究方向的关联性

有个细节要注意:近三年考过雅思6.5/托福95以上的,可以申请英语笔试免考。

六、专业要对口吗?

原则上要求硕士专业与报考方向一致,但满足这三个条件可跨专业:

1. 有5年以上相关领域工作经验

2. 修读过6门以上目标专业的研修班课程

3. 近三年发表过与报考方向相关的论文

比如本科学中文、硕士读新闻,想报教育博士的话,最好有在学校或教育机构的管理经验。

七、学费要准备多少?

不同专业差异较大:

人文社科类约8-10万/年

理工科类12-15万/年

艺术类普遍超过18万/年

费用按学年缴纳,不支持分期。部分院系和企业有联合培养项目,能减免部分学费,可以多留意官网公告。

亲情提示三点: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很多导师每年带生名额有限,建议提前邮件联系;材料准备宁多勿少,比如参与过的项目方案、获奖证书复印件都可以作为附加材料;每年9月初更新招生简章,记得设置官网提醒。

推荐阅读:

Copyright©2020-2025 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2022001038号-1

报名咨询电话

400-860-3166

  • 招生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