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条件这一块,河海大学土木水利非全日制博士,确实需要单位层面的帮助,但也不是绝对必须的。
我就知道很多自己出来单干的,也一样申请到了。
下面细说。
单位推荐信,是必须的吗?
河海大学土木水利非全日制博士申请材料里,明确要求,两份专家推荐信,其中一份,最好是单位里的技术负责人,或者直管领导写的。
去年,有个学员找了两位大学教授,写推荐信,结果初审,就被打回来了,招生老师说,非全日制项目,更看重行业实践经验,必须,有单位相关负责人的推荐意见。
不过,也不用太紧张,这封推荐信,不复杂,主要说明你的工作年限、参与过的工程项目,以及单位,对你读博的帮助态度就行。
同意报考证明呢,要不要单位出具?
这点,特别重要,所有非全日制博士考生,都得交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
说白了,就是单位得盖章确认"知道你要读博,能保证你有时间上课,和做研究"。
去年,有个在施工单位的考生,因为项目太忙,没及时开证明,差点错过报名截止日期。
体制内的考生,更得注意,像水利局、市政部门,这些单位,公章审批流程,可能比较长,最好,提前一个月,就开始申请。
要是单位不同意,怎么办?那基本没法报名,毕竟非全日制博士,要占用工作时间,学校,得确保你不会因为上课,影响本职工作。
没单位背书,就一定不能报吗?
也不是绝对的,如果是自由职业者,或者创业做工程咨询的,可以找行业协会,出具推荐信,比如,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利工程协会,这些机构的盖章,也管用。
还有些考生,刚从单位离职,能提供前单位的工作证明,和项目经历,加上现合作单位的帮助信,也有成功录取的案例。
但要提醒一句,纯理论研究方向,非全日制博士很难获批,毕竟学校,想要非全日制项目,能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去年有个考生,想研究水利史,虽然,学术背景不错,但,因为没有相关单位帮助,最终,还是调剂到了全日制项目。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