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看啊,扬州大学,教育非全日制博士,对硕士专业的要求,好像挺宽松。
不用纠结,专业名称带不带“教育”二字,重点是,要证明你的硕士背景,读这个有用。
要是拿不准,直接问在职研究生教育信息网https://www.eduei.com/的招生老师,就行。
必须是教育学类硕士,才能报吗?
扬州大学教育学院的招生简章,写得很清楚,优先收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技术学,这些纯教育学专业的硕士。
但去年有个学员,是学汉语言文学硕士,在中学,教了十年语文,照样被录取了。
招生老师说,只要硕士专业,和教育实践沾边,哪怕不是纯教育学,也有机会。
不过要是硕士学的,是理工科,又没有,教育相关工作经验,就很难通过初审。
之前有个计算机硕士,想跨考,因为没教过书,也没做过教育管理,材料,直接被退回了。
所以核心,不是专业名称,而是看,你有没有教育领域的积累。
哪些相近专业,算是“沾边”?
像心理学,应用发展教育方向,学前教育,特殊教育,这些肯定算。
还有学科教学类,比如,数学教育、英语教育,哪怕硕士证上,写的是“学科教学(语文)”,也算对口。
去年,有个体育硕士,因为一直在高校,教体育理论,申请时,附上了教学大纲,和获奖证书,顺利通过了。
更灵活的,是职业技术教育领域,要是你硕士学的,是机械电子,但一直在职业院校任教,也算符合要求。
有个学员,硕士是农学,却在农业职业学院,做了八年教学管理,写了两本农业职业教育的教材,最后,也被录取了。
关键是,要证明你的硕士专,业能和教育实践结合。
跨专业申请,需要补啥材料?
如果硕士专业,离教育有点远,就得额外准备材料,证明关联性。
比如在中小学,当班主任的工科硕士,可以提交德育工作案例;在教育机构,做课程研发的,能拿出自己设计的教案,或课件。
去年,有个经济学硕士,因为参与过教育扶贫项目,提交了项目报告,和学区推荐信,弥补了专业差距。
最好,能有教育类的成果,比如,发表过教育相关的论文,或者,参与过教育课题研究。
有个管理学硕士,在职期间,考了教师资格证,还发表了一篇“农村教育资源配置”的论文,这些,都成了加分项。
跨专业,不是不行,但得让老师,看到你在教育领域的投入。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