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医科大学作为云南省医学教育龙头,其博士培养质量一直备受关注。笔者走访了3位在读博士生和2位毕业生,结合实际情况说说真实感受。
首先看科研条件。学校现有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其中"肿瘤转化医学实验室"近三年发表SCI论文82篇。临床医学专业博士生张同学表示,"我们实验室仪器设备更新快,做动物实验基本不用排队,这点比很多北方院校强。"
导师团队方面,博导中62%有海外留学经历。但需要提醒的是,不同科室差异较大。心血管方向的李博士分享,"我们科室每周固定有导师组会,但听说有的科室半年才开一次汇报会,选导师前一定要多方打听。"
培养方案要求博士期间至少完成2篇核心期刊论文,相较部分985院校的3篇要求,压力相对适中。不过从2023年起新增临床技能考核项,要求掌握本专业5类以上疑难病例处理能力。
就业去向数据显示,近三年毕业生65%进入三甲医院,15%进入高校任教。值得注意的是,有3位毕业生成功入职深圳的市属医院,这说明学校在珠三角地区也有一定认可度。
关于生活保障,博士宿舍多为双人间,每月补助3250元(含国家补贴和学校补贴)。食堂有专门的清真窗口,但晚上9点后基本没有热食供应,实验室常备泡面成了学生们的默契。
需要提醒的是,该校对延期毕业管理较严格,超过5年未毕业者将取消学籍。2022年有7人因此被退学,主要原因都是临床数据收集延误。
建议有意报考的同学重点关注导师近年科研成果和带生数量,最好选择近三年有国家自然基金项目、门下博士生不超过5人的导师团队。
昆明医科大学博士宿舍条件怎么样?
说到读博,除了学术资源,宿舍条件也是大家关心的重点。作为在昆明医科大学待过几年的““上岸人””,今天就带大家实地“云参观”一下博士们的住宿环境,聊聊真实体验。
宿舍类型,单人间还是多人间?
昆明医科大学的博士宿舍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单人间和☆双人间☆。学校会根据每年的招生情况分配,优先保障博士生的单人居住需求。单人间面积约15平米左右,床、书桌、衣柜这些基本配置齐全,空间不算特别宽敞,但一个人住完全够用。如果是双人间,面积会稍大一些,大约20平米,两张床并排摆放,中间有隔断帘,私密性还不错。不少同学反馈,双人间反而更热闹,适合喜欢交流的伙伴。
内部设施,基础够用,细节加分
宿舍内部配置走的是实用路线。标配包括,
1.2米单人床(带床垫)
木质书桌+三层书架
独立衣柜(双开门,容量足够放四季衣物)
空调(制冷制热效果在线,昆明的夏天你懂的)
独立卫生间(24小时热水,淋浴设备完好)
阳台(带伸缩晾衣杆,采光不错)
重点夸一下电路设计,每个床位配了3个五孔插座,书桌上方还有额外接口,完全不用抢插头。网线接口和WiFi全覆盖,下载文献、开组会视频都很流畅。不过要注意,宿舍限电800W,电磁炉、电饭锅这类大功率电器就别想了。
公共区域,生活便利度拉满
每层楼都有公共厨房和☆洗衣房☆。厨房配了电磁炉、微波炉和公共冰箱,偶尔煮个面条、热个便当挺方便。洗衣房有3台滚筒洗衣机,扫码付款就能用,一次3-5块钱。顶楼还有天台晾晒区,遇到连续阴雨天可以去那里晾被子。
宿舍一楼有自助服务区,包括打印机、饮料贩卖机和快递柜。特别要提的是,医学院的快递柜是带冷藏功能的,实验试剂或者需要低温保存的药品也能安心暂存。
地理位置,校内黄金地段
博士宿舍区集中在呈贡校区西南角,距离图书馆步行8分钟,到实验楼大概10分钟,食堂就在宿舍楼斜对面。这样的位置安排非常贴心——早上多睡十分钟不是梦!楼下就是银杏大道,秋天金灿灿的特别美,很多同学喜欢在这儿晨读。
生活配套,医学生的专属福利
24小时自习室,每栋宿舍楼一楼都有通宵开放的自习区,插座、台灯、储物柜一应俱全,半夜赶论文不用跑实验室。
共享医药箱,每层楼楼梯间配备常用药品和急救包,从创可贴到体温计都有,不愧是医学院的宿舍!
健身房,宿舍区东侧有个小型健身房,跑步机、哑铃这些基础器械免费使用,刷校园卡就能进。
费用明细,性价比超高
博士住宿费每年1200元(单人间)/ ☆800元☆(双人间),水电费每月人均50-80元左右。对比周边租房市场(同地段单间月租至少1500元),学校的宿舍简直是“白菜价”。维修报修也方便,直接在微信公众号提交申请,水电工师傅通常当天就会来处理。
真实体验,这些细节要注意
1. 隔音问题,老楼墙体较薄,如果隔壁同学深夜做实验回来,洗漱声可能会有点影响,建议自备耳塞。
2. 储物空间,床底有约30cm高的储物层,配合真空压缩袋,换季被褥收纳无压力。
3. 垃圾分类,每栋楼前设四类垃圾桶,电池、过期药品要投放到红色危险品回收箱。
4. 外卖配送,快递小哥不能进宿舍区,取餐要到西侧栅栏门,下雨天稍微麻烦点。
整体来说,昆明医科大学的博士宿舍在同等院校中属于中上水平。虽然没有豪华装修,但该有的设施一样不落,管理也比较人性化。特别是对于经常要泡实验室的医学生来说,宿舍的地理位置和功能设计确实考虑到了实际需求。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