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收到不少医学生的私信,都在问同一个问题,"天津医科大学的博士到底有没有含金量?"作为在医疗系统摸爬滚打十年的“上岸人”,今天就跟研友们儿掏心窝子说点实在话。
先说个真事,我表弟本科在山东二本医学院,硕士考上天津医大后,去年刚拿到博士学位。现在在天津三甲医院心内科,入职就享受副高待遇。这可不是个例,我们科室去年引进的3个博士,两个都是天医大毕业的。
天津医大到底强在哪?看三个硬指标,
1. 临床医学ESI排名进全球前1‰(全国仅15所)
2. 附属医院有13所三甲,实习就在总医院、肿瘤医院这些顶尖平台
3. 去年毕业生去向,78%进三甲医院,12%进高校,6%进科研院所
但读博不是逛菜市场,这三个坑千万要避开,
第一坑,实验室资源紧张,特别是肿瘤学、影像医学这些王牌专业,仪器使用要提前两周预约
第二坑,临床型博士必须完成3例四级手术主刀,疫情期间很多同学卡在这关
第三坑,文章要求水涨船高,去年开始至少需要2篇SCI,影响因子总和>5
什么样的人适合报?
想在京津冀医疗圈发展的(校友资源强大)
本科出身一般想逆袭的(天医大不歧视本科)
打算进教学医院的(很多医学院院长是天医校友)
对了说句大实话,现在三甲医院招聘,博士学历就是入场券。天津医大作为老牌医科大学,在北方医疗系统的认可度,比某些985医学院还吃香。但读博要脱层皮也是真的,实验室凌晨两三点的样子,我可是亲眼见过的。
天医大博士每月补贴有多少?
说到读博,不少同学最关心的除了科研压力,大概就是每个月的“经济来源”了。尤其是医学类博士,学业任务重、实验周期长,补贴能不能覆盖生活开销直接关系到读博期间的日子过得紧不紧巴。今天咱们就以天津医科大学(简称“天医大”)为例,聊聊博士生的真实补贴情况。
一、国家给的“基础工资”,人人都有的那份
首先,所有全日制博士都能领到国家发放的“研究生助学金”。目前的标准是每人每月 1500元左右(按12个月发放),一年下来大约1.8万。这部分钱是固定的,不管你是学术型博士还是专业型博士,只要没休学、没违规,就能按月到账。
二、学校补贴,看成绩,也看“身份”
天医大作为“双一流”院校,对博士的支持力度相对不错。除了国家助学金,学校还会根据学生的表现发放额外补贴,
1. 学业奖学金,覆盖面广,分一等、二等、三等,金额从8000元到1.5万元/年不等。如果成绩靠前或科研成果突出(比如发了SCI论文),拿一等奖的概率更高。这笔钱一般按学年一次性发放,平摊到每个月能多出几百块。
2. 助研津贴,跟着导师做项目的博士,每月还能领到导师或实验室发的补贴。这部分浮动较大,普遍在 ☆800-2000元/月☆ 之间。有的热门科室或经费充足的课题组,甚至能给到3000元以上。
三、“隐藏收入”,别小看这些零散钱
除了上面两大部分,博士们还能通过其他方式增加收入,
助教/助管岗位,帮老师批改作业、管理实验室,每月能有500-1000元补助。
学术会议补贴,如果研究成果被选中参加学术会议,学校或导师通常会报销差旅费,有的还会额外给点补贴。
校外合作项目,部分博士参与医院或企业合作课题,能拿到项目分成,不过这个要看具体导师的安排。
四、不同专业,补贴差多少?
天医大的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等热门专业,博士补贴普遍更高。比如某附属医院的规培专业型博士,每月综合补贴(国家+医院+科室)能达到 5000-7000元;而基础医学、公共卫生等专业的博士,主要依赖学校和导师补贴,每月总收入一般在 ☆3000-4500元☆ 左右。
五、这些钱够花吗?
在天津生活,如果住在学校宿舍(住宿费每年1200元左右),平时吃食堂、少逛街,每月3000元能过得比较踏实。但要经常买实验材料、参加学术活动,或者想租校外房子,压力就大了。不少博士会接点兼职,比如做考研辅导、医学翻译,但一定要注意别耽误正业。
学姐提醒一句,以上数据来源于往届学生反馈,具体金额以天医大研究生院最新通知为准。如果你正在备考,不妨直接打电话问招生办,或者混进学校的博士群里“潜伏”几天,绝对能拿到一手情报!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