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乎看到个挺有意思的提问,"在山西医科大学读博士到底值不值?"作为一个在太原三甲医院工作5年,去年刚拿到山西医科大博士学位的“懂行的人”,我掏心窝子跟大家说点大实话。
先说个冷知识,山西医科大学是省内唯一有临床医学博士点的院校,光这点就甩开其他学校几条街。但值不值得读,得看三个硬指标,
1. 学科实力实打实
国家重点学科生理学在业内认可度很高,附属的12所三甲医院可不是摆设。我读博期间在山西大医院(现在叫白求恩医院)跟的导师,手把手教我们实操省级重点课题,这种资源二线城市院校根本比不了。
2. 就业市场认这个牌子
去年我们实验室6个博士毕业生,4个留在了本校附属医院,1个去了省疾控中心,剩下1个直接拿到北京某三甲的人才引进名额。特别是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的,还没毕业就被太原市中心医院预定了。
3. 成本比北上广低得多
对比北京协和的博士宿舍8人间,山西医科大的双人间带独立卫浴简直不要太香。食堂5块钱能吃饱,10块钱能吃好,租房的话老军营小区两居室才2000出头,这些隐性成本能省下至少10万。
但有三类人真不适合来,
想进国际顶尖医疗机构的(建议直接冲北上广)
耐不住寂寞搞科研的(基础医学实验室经常要通宵)
指望博士文凭就能飞黄腾达的(现在三甲医院更看重临床能力)
说个真实案例,我同门小王,读博期间跟着导师做了3个省级课题,去年毕业直接评上副主任医师。但另一个同学一朋友整天混日子,论文差点没达标,现在还在规培基地打转。
对了给准备报考的建议,
① 重点看心脑血管疾病、生理学、法医学这几个王牌专业
② 提前联系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导师
③ 多参加华北地区医学学术会议
④ 英语六级必须过,很多核心期刊投稿硬性要求
⑤ 准备好3年扎根实验室的心理预期
相关延伸阅读,《山西医科大学博士就业前景如何?“上岸人”真实数据盘点》
山西医科大学博士就业前景如何?“懂行的人”真实数据盘点
一、就业率怎么样?
山西医科大博士的就业数据挺能打。根据近三年毕业生跟踪统计,超过90%的毕业生在毕业半年内找到稳定工作,其中有近四成选择留在山西省内三甲医院。特别是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专业的博士生,基本在答辩前就被省内各大医院“预定”。有个18级骨科博士师兄透露,他们实验室6个人,5个在毕业前就签了太原的三甲医院,剩下1个被北京某专科医院挖走。
二、能去哪儿工作?
1. 医院系统是主力
省内龙头,山大一院、山西省人民医院、太原市中心医院每年固定来校招聘
省外机会,北京协和、301医院近年也开始关注山西医科大的特色学科(比如煤工尘肺研究方向)
别忘了,想进一线城市顶级三甲,建议在读期间多发SCI,导师的行业资源很关键
2. 高校教职有门道
留校任教比例约15%,重点看导师是否学科带头人
地方医学院更青睐山西医科大博士,比如长治医学院、大同大学医学院
3. 药企研发新趋势
亚宝药业、振东制药等本土药企开始设立博士后工作站
北上广深CRO公司(药明康德、泰格医药)近年校招明显增多
三、赚得多不多?
直接上干货,
省内三甲医院,首年总包18-25万(基本工资+绩效+安家费)
高校教职,讲师岗月薪1万左右,但科研启动金能给到20-50万
药企研发,年薪25万起步,做创新药项目的能冲到40万+
有个17级药学博士师姐,现在在上海某外企做临床监查,一年到手36万。她直言,“比在医院值夜班香多了,但前提是英语得溜。”
四、“上岸人”怎么说?
李医生(19届博士,现就职于山大二院)
“当年导师帮我牵线了现在的科室主任,入职时直接给副高待遇。山西医疗圈就这么大,导师推荐比简历管用。”
王老师(20届博士,现为校公共卫生学院讲师)
“留校要趁早和院领导沟通,现在非升即走压力大,但有省级课题的话,学校给的配套资金很实在。”
张学长(21届博士,现任职某上市药企)
“转行去企业要做好心理准备,我们同期6个进药企的,有3个半年后又考回医院了。”
五、行业风向标
山西医疗圈有两个新变化,
1. 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带动人才需求,比如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山西分中心2023年一次招了7个博士
2. 县级医院升级,像孝义市医院、原平市医院这类县级二甲,现在给博士直接解决编制+20万安家费
六、选择建议
1. 导师比专业更重要,山西医科大几个院士团队(比如徐钧教授的器官移植团队)的毕业生根本不愁出路
2. 方言是加分项,想在山西发展,能听懂晋语的老西儿更吃香
3. 别死磕北上广,同样做心内科,在太原能主刀,在深圳可能还在写病历
说到底,山西医科大学的博士牌子在华北地区医疗系统够硬核。想稳扎稳打就留省内,敢闯的往京津冀走也有机会。关键看个人想要什么样的生活状态。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