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
首页 学校简介 招生简章 学校资讯 报考指南 问答 网上报名
当前位置: 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 > 院校库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 报考指南

2025中物院在职博士报考秘诀

发布时间:2025-04-13 09:51:21 来源: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
分享到:

不少朋友私信问中物院在职博士的事儿,我特意扒了官网文件,把2025年招生干货整理成"人话版"。先说重点,今年招30人,核能、材料、计算机三个方向,报名截止10月20日。

一、报名要抓准三个关键点

1. 年龄卡在35岁这条线(1990年1月后出生)

2. 单位盖章不是随便哪个公司都行,必须是与国防科工相关的企事业单位

3. 笔试考专业基础+英语,面试重点看项目经验,去年有个老哥带着专利证书直接加10分

二、三类人最容易过审

参与过军工配套项目的技术骨干

在央企科研岗干满5年的

手里有省部级科研奖的(三等奖以上就行)

三、这些坑千万别踩

有人去年栽在政审表上——注意!要同时盖单位党委章和人事章。还有个常见误区,以为周末上课就能混文凭,实际上每学期末要集中脱产15天做实验。

学费倒是实在,全程8万左右,分三次交。不过住宿得自己解决,院里只给京外学员安排临时宿舍。

个人建议,3月就得开始准备推荐信,找业内大牛签字能加分。去年有个考生带着院士推荐信,笔试低分也上岸了。

2025中物院在职博士报考指南

中物院在职博士导师联系方式怎么获取?

1. 从学校官网直接找信息

中物院的官方网站是获取导师信息的第一手渠道。

进入中物院官网(www.caep.ac.cn),找到“研究生教育”或“人才培养”栏目,一般会有导师介绍页面。

部分院系会公开导师的姓名、研究方向、邮箱或办公电话。如果页面没有直接显示,可以尝试在官网搜索栏输入导师姓名,看看是否有相关文章或通知里附带联系方式。

有些实验室或课题组会单独建立网页,详细列出团队成员信息。比如流体物理研究所、激光聚变研究中心等,这类页面往往更新更及时。

2. 联系研究生院或招生办

如果官网信息不全,直接打电话或发邮件给中物院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是最直接的办法。

招生办电话和邮箱通常会在官网“联系我们”或“招生信息”板块公布。

询问时注意礼貌,简单说明自己的报考意向、专业方向,请求对方提供相关导师的联系方式。如果对方不方便直接给,可以问是否有其他途径推荐(比如通过院系秘书转达)。

如果时间充裕,也可以尝试联系心仪院系的行政办公室,比如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材料研究所等,直接询问导师的邮箱或办公电话。

3. 通过学术平台间接获取

导师的学术论文、科研项目通常会在公开平台留下痕迹,

知网/万方数据库,搜索导师发表的论文,通讯作者一栏通常会标注邮箱。如果导师是论文指导老师,也可能在作者信息中提及。

学术会议资料,很多导师会在学术会议的发言材料或海报上留下联系方式,比如中国核学会年会、全国高压物理学术会议等。

学术社区,ResearchGate、LinkedIn等平台可能有导师的主页,部分导师会公开工作邮箱。

4. 找校友或同学帮忙

如果身边有在中物院就读或在职的朋友,可以请他们帮忙牵线。

在校生通常有内部通讯录,或者能通过导师推荐联系到其他老师。

加入中物院相关的校友群、考研论坛(如小木虫、知乎相关话题),主动发帖询问。注意提问时说明自己的研究方向,避免过于宽泛。比如,“求助,报考XXX方向在职博士,想联系XX所的导师,求推荐联系方式!”

5. 参加学术活动或讲座

中物院和合作高校经常会举办学术讲座、开放日活动,这是面对面接触导师的好机会。

关注中物院官网的“通知公告”或合作院校(如清华、北大、中科大)的学术活动预告。

参加活动时,提前准备好个人简历和研究计划,在交流环节主动向导师介绍自己,结束后礼貌询问是否可以留下联系方式。

6. 邮件联系注意事项

如果通过以上方式找到了邮箱,发邮件时要注意几点,

标题明确,建议写“XXX专业在职博士报考咨询-XXX(姓名)”。

内容简洁,300字以内说明来意,附上个人简历(PDF格式)和研究计划提纲。

避免群发,同一院系不要一次性联系多位导师,以免留下随意应付的印象。

我强调一点

保护隐私,如果通过非公开渠道获得手机号或微信,联系前先短信说明来意,避免冒昧打扰。

多渠道结合,官网信息可能更新不及时,建议同时尝试2-3种方法验证联系方式的准确性。

保持耐心,导师工作繁忙,如果一周内未回复,可以再发一封邮件礼貌跟进,切勿频繁催促。

推荐阅读:

Copyright©2020-2025 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2022001038号-1

报名咨询电话

400-860-3166

  • 招生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