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经管非全日制博士能当大学老师吗?说真的,能,但没你想的那么容易。不是说有了这个博士头衔,就能随便进高校当老师,这里面门道多着呢。
先说说高校招老师的基本门槛。现在稍微像点样的大学,招老师都得要博士学历,这是硬杠杠。吉林大学经管非全日制博士,好歹也是博士,从学历上看,是够得着这个门槛的。
但问题是,高校招人,不光看学历,还看学历的“出身”和你的实际能力。
比如有的学校,特别是985、211这些重点高校,明着就说要全日制博士,甚至还得是名校毕业的,有海外留学经历的更吃香。这种情况下,非全日制博士想进去,难度就很大。
我认识个朋友,就是吉林大学经管非全日制博士毕业的。他想去一所省属重点大学当老师,第一轮简历筛选就被刷下来了。后来他托人问了问,人家说他们今年招的全要全日制,非全日制的连面试机会都不给。
不过也不是所有学校都这样。一些三本院校、职业技术学院,或者地方上的普通本科院校,对非全日制博士的接受度会高一些。
我老家有个地级市的学院,去年就招了个非全日制博士当老师。那个博士就是吉林大学经管毕业的,人家学校觉得他有丰富的企业工作经验,讲课能结合实际,挺合适的。
除了学校层次,专业需求也很关键。要是某个专业特别缺老师,而你刚好在这个领域有特长,那机会就多一些。
经管类下面细分很多专业,像会计学、市场营销这些,应用性强,有些学校更看重老师有没有行业经验。非全日制博士大多是边工作边读书,手里有不少实际案例,讲起课来可能比一直待在学校里的全日制博士更生动。
有个教市场营销的老师,就是非全日制博士。他以前在大公司做过营销总监,上课的时候总能拿出自己经历的真实案例,学生们听得特别入迷,学校对他评价也挺高。
但你要是想进高校搞科研,那非全日制博士的劣势就比较明显了。
很多高校评职称的时候,会看你的科研成果,比如发了多少篇核心论文,主持过多少个科研项目。全日制博士在读期间,有更多时间泡在实验室、写论文,科研积累可能更厚实。
非全日制博士一边工作一边读书,能分给科研的精力有限,成果自然可能少一些。我认识个老师,非全日制博士毕业,教学口碑很好,但评副教授的时候,就因为论文数量不够,好几次都没评上。
还有个隐性因素,就是人脉和资源。全日制博士在读期间,跟着导师做项目,认识的都是学术界的人,积累的人脉对以后搞科研、找工作都有帮助。
非全日制博士的同学大多是职场人士,人脉可能更多在企业界,学术界的资源相对少点。这在找高校教职的时候,可能也是个小小的劣势。
不过话又说回来,事在人为。我也见过非全日制博士凭着自己的努力,在高校站稳脚跟的。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