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非全博士选吉大挺值得冲的!尤其对预算有限、看重院校牌子的在职党来说,吉大是“五院四系”老牌法学强校,学历认可度高,学费还比北上广低30%,三年能省好几万,只要你能接受上课形式和地域适配,基本不用太犹豫。
咱先掰扯吉大的法学底子,这可是选博士的硬底气。
吉大法学院是“五院四系”之一,全国法学圈都认这个招牌。不管你是在律所做律师,还是在国企当法务,提“吉大法学博士”,别人都会高看一眼,评职称、升合伙人时,这个学历硬得很。
它的优势方向也够实用,像民商法、刑法、国际法这些传统法学领域,导师都是行业里有经验的,有的以前在法院、检察院待过,有的常帮企业做法律顾问,上课能讲不少实务案例,不是光啃理论书。
我认识个在沈阳做律师的大哥,去年报了吉大法律非全博士,他说选吉大就是冲“五院四系”的名头——之前想评高级律师,差个博士学历,本地院校牌子不够硬,北上广的又太贵,吉大刚好卡在中间,性价比绝了。
再说说最吸引人的学费,真能省不少钱。
北上广的法律非全博士,一年学费基本要4万-5万,像北大、人大的相关专业,甚至能到5万以上。吉大法律非全博士一年大概2.8万-3.5万,算下来比北上广低30%还多。
按学制3年算,北上广读下来要12万-15万,吉大只要8.4万-10.5万,足足省了3.6万-4.5万。这笔钱对在职党来说,能抵大半年房租,或者多报几个专业培训课,压力小太多了。
而且吉大没有乱七八糟的额外收费,像教材费、论文指导费,基本都包含在学费里,不会读到一半又要加钱,这点比有些院校实在。
不过得看你是不是适合的人群,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冲吉大。
首先是东北及周边省份的在职人士,比如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东部的,上课方便。吉大法律非全博士主要是周末班和集中班,周末班每周六或周日在长春上课,省内的开车、坐高铁就能到;集中班每月集中3-4天,比如月底周四到周日,异地的也不用总跑。
我另一个朋友在长春某国企做法务,报的周末班,每周日去学校上课,早上9点到下午4点,中午在食堂吃顿饭,晚上还能回家陪孩子,一点不耽误工作和生活。要是你家在南方,比如广东、浙江,每月跑长春一次就有点折腾,路上要花2-3天,不如选本地院校。
其次是预算有限但想拿“985/211+五院四系”双buff的人。要是你想读博士,但不想花太多钱,又看不上普通院校的学历,吉大刚好满足——既是985、211,又是法学老牌强校,比一些非“五院四系”的985院校,法学领域认可度还高。
还有想兼顾实务和学习的在职党,比如律所律师、企业法务、公务员,吉大的课程设置不脱离实际。比如《商法实务》课,老师会带大家分析真实的公司并购案例;《刑法前沿》课,会结合最新的司法解释讲实务难点,学完能直接用到工作里。
当然也有要注意的坑,别光看学费低就瞎冲。
第一,专业方向要选对。吉大法学强项在传统领域,像民商法、刑法、宪法与行政法,要是你想研究新兴方向,比如数字经济法学、知识产权数字化保护,得先看吉大有没有相关方向的导师,不然读起来会很吃力。
去年有个学友本来想研究跨境电商法律,报了吉大后发现导师主要做传统国际法,最后论文选题只能往传统方向靠,多少有点遗憾。所以报名前一定要查吉大法学院官网的导师名单,看有没有跟自己方向匹配的。
第二,上课形式要适配。吉大目前没有纯线上班,都是线下为主,偶尔有疫情会临时转线上,但长期还是要去长春上课。要是你工作特别忙,比如经常要出差,或者离长春太远,每月集中上课都难保证,不如选有稳定线上课的院校。
第三,毕业要求别忽视。吉大法律非全博士要求发一篇核心期刊论文才能毕业,虽然比全日制博士要求低,但也得花时间写。要是你平时工作太忙,没精力搞学术写作,得提前规划,比如报个论文辅导课,或者跟导师多沟通,别到毕业时卡壳。
另外,吉大的招生名额不算多,每年法律非全博士大概招20-30人,竞争不算特别激烈,但也得好好准备。报名时要提交工作证明、硕士学位证、个人陈述,还要参加笔试和面试,笔试考《法学综合》,面试会问你的工作经历和研究计划,提前跟学长要份往年真题,多练练就没问题。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