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师范大学作为省属重点高校,其博士培养质量一直备受认可。收到很多在职教师的咨询,"读博三年究竟要准备多少钱?"今天我们就用最实在的账本说话。
一、学费明细(2023版)
1. 全日制博士,8000元/年(共2.4万)
2. 非全日制博士,1.2万/年(共3.6万)
特别说明,教育类博士额外收取2000元/年的实践指导费
二、隐形开支别忽略
• 住宿费,四人间1200元/年(走读可省)
• 文献查询,知网年卡380元
• 实验耗材,文科约500元/年,理工科2000元+
• 学术会议,平均参会2次/年(交通+会务约4000元)
三、省钱妙招实测有效
1. 争取奖学金,国家奖学金3万/年(覆盖率15%)
2. 参与助教工作,800元/月(需导师推荐)
3. 选开题时机,3月前开题可省半年住宿费
4. 教材共享,同专业建资料共享群
建议在职人员重点关注非全博士项目,周末授课+弹性学制(4-6年),特别适合中小学骨干教师。去年有位南昌二中的老师,通过申请贫困地区教育扶持计划,最终学费减免了40%。
江西师大博士宿舍条件实地探访
有机会到江西师范大学的博士宿舍转了一圈,实实在在感受了一下这里的居住环境。作为高校里的“高学历群体”,博士生们的住宿条件到底怎么样?是“标配版”还是“升级版”?咱们不吹不黑,直接带大家看看真实情况。
宿舍位置,闹中取静,学习生活两不误
博士宿舍区位于瑶湖校区的西北角,和本科生、硕士生宿舍隔着一条林荫道。位置选得挺讲究——离图书馆步行10分钟,到第一食堂大概8分钟,实验楼群也在15分钟脚程内。最让人羡慕的是,楼下就是个小花园,种了一排桂花树,这个季节走过都能闻到淡淡香味。一位正在晾衣服的博士笑着说,“晚上做实验回来,路过这儿吹吹风,紧绷的神经能放松不少。”
房间内部,空间够用,细节显用心
推开标准的四人间的门(部分两人间需申请),第一感觉是敞亮。学校给的官方数据是单间面积25㎡左右,实际看起来确实不局促。标配家具包括,
1.2米宽单人床(带床垫)
独立书桌配三层书架
嵌入式衣柜
空调+电风扇双配置
阳台带升降晾衣杆
特别要夸的是电路设计,每个床头和书桌都有双插座+USB接口,搞科研的同学再也不用抢插头了。不过也有同学提到,书架深度略浅,放不下太厚的专业书籍,自己加装了简易置物架。
公共区域,实用设施管够
每层楼东西两头各有一个公共区,配置挺实在,
24小时热水器(刷卡取水)
带洗烘功能的洗衣机(微信扫码付款)
共享微波炉+电磁炉
自动售货机(泡面饮料小零食)
在七楼拐角还发现个“惊喜空间”——学校把顶层走廊拓宽,放了四张圆桌,墙上贴着“轻声交流区”的提示。碰到个文学院的博士正在这儿和同学讨论论文,他说这个设计比在寝室聊天方便,既不影响室友,又能随时头脑风暴。
生活配套,五分钟生活圈
宿舍楼下的便利程度超出预期,
1. 东门出去就是教育超市,文具、水果、日用品一应俱全
2. 斜对面快递驿站支持主流快递公司
3. 负一层有共享单车停放点
4. 步行3分钟到校医室
5. 晚上七点后,宿舍区门口会出现“夜宵小推车”,炒粉、瓦罐汤这些江西特色小吃都能吃到
在读博士的真实反馈
随机聊了几位不同专业的同学,听到些实在话,
化工学院王同学,“实验室经常要通宵,回来能洗个热水澡特别重要,这点学校保障得不错。”
教育学院李同学,“唯一想吐槽的是隔音,有时候走廊里讨论课题声音大了,在屋里听得清楚。”
音乐学院张同学,“我们练声怕打扰别人,后来发现地下室有个废弃储藏室改成了临时琴房,这个应变措施挺人性化。”
整体来看,江西师大的博士宿舍不算豪华,但该有的配置都有。校方工作人员透露,每年会根据学生反馈做细节调整,比如去年新增的公共区域插座,今年计划在部分楼层试点静音地毯。对于要在这里度过三四年的博士生来说,这种“听得进意见”的态度,可能比硬件本身更让人安心。
(实地探访时间,2023年9月;具体安排以学校最新通知为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