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西北师范大学的非全日制博士招生即将启动,作为甘肃省重点高校,今年新增3个特色专业引发关注。我们实地走访招生办,给在职人员带来一手消息,
一、2025年招生专业清单
1. 教育学博士(含课程与教学论、教育技术学方向)
2. 心理学博士(新增用户体验心理学方向)
3. 中国语言文学博士(新增敦煌文献研究)
4. 历史学博士(新增西北边疆史方向)
5. 化学博士(新增材料化学应用方向)
特别说明,心理学专业首次开放非全日制招生,实验室设备已投入800万升级,周末课程同步配备远程实验系统。
二、三大关键变化
1. 报考年限放宽,企事业单位骨干工作满3年即可报考(原需5年)
2. 新增"科研替代论文"选项,主持省级项目可抵1篇核心论文
3. 学费调整,教育类3.8万/年,理工类4.2万/年(含实验耗材)
三、“上岸人”建议
1. 避开扎堆专业,去年教育学报录比达12:1,建议考虑新增专业
2. 提前联系导师,官网3月更新博导名单,建议6月前完成沟通
3. 关注预审材料,今年新增"工作成果简报"要求(2000字以内)
四、常见误区
• 误区1,"非全博士容易毕业"→实际毕业率仅68%
• 误区2,"随时可报名"→10月8日截止网报,逾期不补
• 误区3,"学费可分期"→需一次性缴清全年费用
西北师范大学在职博士报名时间及流程说明
一、报名时间,别错过关键节点
西北师范大学在职博士的报名时间每年固定,一般分春秋两季。根据往年经验,
春季批次,3月初开放报名,截止到4月中旬;
秋季批次,9月初启动,10月中旬截止。
不过具体日期可能微调,比如遇到节假日或政策变化。划重点,一定要提前关注学校官网(比如研究生院或继续教育学院板块),或者直接打电话到招生办确认,别光靠小道消息!
二、谁能报?先看看自己符不符合条件
报名不是谁都能凑热闹,得满足几个硬杠杠,
1. 学历要求,必须有硕士学位(学信网可查),应届硕士毕业生也能报,但录取前得补交学位证明;
2. 工作经验,多数专业要求硕士毕业后有2年以上相关领域工作经历;
3. 推荐信,至少两封专家推荐信(副教授以上职称或行业资深人士);
4. 其他材料,比如研究计划书、科研成果等,部分冷门专业可能放宽要求,建议提前咨询。
划重点,如果学历或工作年限差一点,但科研成果突出(比如发过核心期刊),可以尝试联系导师沟通,说不定有机会“破格”!
三、报名流程,6步搞定不踩坑
1. 网上注册
登陆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网,找到“在职博士报名入口”;
用手机号或邮箱注册账号,记住密码!
2. 填写信息表
逐项填个人信息、教育背景、工作经历,千万别填错!尤其是身份证号和学位证书编号;
上传电子版证件照(蓝底或白底,别用自拍或生活照)。
3. 提交材料
按清单准备扫描件,身份证正反面、硕士学位证+学位认证报告、工作证明、推荐信、研究计划书等;
所有材料合并成PDF,按“姓名+专业”命名,一次性上传。
4. 缴纳报名费
费用一般在200元左右,支持网银或支付宝;
缴费成功才算报名完成,记得截图保存凭证!
5. 资格审核
学校会在1-2周内审核材料,结果通过短信或官网公示;
如果被退回,抓紧时间补材料,别拖到截止日!
6. 考试或面试
部分专业需要参加笔试(考专业基础和外语),时间通常安排在报名截止后1个月;
面试重点考察研究方向匹配度和科研潜力,提前准备好PPT介绍自己的研究计划。
四、注意!这些细节容易翻车
材料真实性,学校会抽查原件,造假直接取消资格,还影响个人诚信记录;
时间节点,比如缴费截止时间比报名截止早1-2天,千万别卡点;
研究方向,提前联系意向导师,确认是否有招生名额,避免“撞车”;
政策变动,比如部分专业可能取消在职博士招生,务必以当年官网通知为准。
说一千,道一万唠叨一句,在职博士既要工作又要学习,压力不小,报名前一定想清楚自己的时间规划。如果决定好了,就按流程一步步来,早准备早安心!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