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民族大学作为国内少数民族特色高校,其博士招生一直备受关注。一朋友在高校工作多年,带过不少博士生,今天就和大家聊聊报考这里的"隐形门槛"。
先说硬性条件。学历上必须硕士毕业满2年,这点和多数高校一致。但要注意的是,部分民族学专业会优先录取有田野调查经验的考生。去年有个考生,虽然论文质量不错,但就因为没有实地调研经历,最终被调剂到其他专业。
科研成果是重头戏。不同于其他高校要求必须核心期刊,西北民大更看重成果的相关性。比如报考藏学专业,在省级期刊发表过藏族文化研究的论文,可能比在核心期刊发表无关论文更占优势。建议准备3篇以上与报考方向高度相关的论文。
导师沟通要趁早。这里有个误区,很多人等初审过了才联系导师。实际上,西北民大的导师每年带生名额有限,最好在报名前3个月就邮件沟通。去年有位在职教师,提前半年就给意向导师寄送了研究计划书,最终在复试中脱颖而出。
材料准备有讲究。除了常规的推荐信、研究计划书,要特别注意"民族文化贡献陈述"。这不是必交材料,但准备过的考生录取率高出40%。可以写参与过的民族文化保护项目,或掌握的特殊民族技艺,比如有位考生就因通晓裕固族语言获得加分。
复试环节的笔试侧重专业基础,面试则多多动手能力。去年语言学专业面试时,考官直接让考生用少数民族语言做现场翻译。建议提前准备10分钟左右的民族语自我介绍,这个细节可能让你在面试中领先他人。
学费方面,学术型博士每年9800元,专业型博士12000元,住宿费统一为4人间每年800元。在职攻读的话,部分院系允许申请周末集中授课,但需要提前与导师协商培养方案。
西北民族大学博士住宿条件实拍
好多同学私信问我西北民族大学博士生住得咋样,趁着今天去榆中校区办事,特意扛着相机给大家拍了个遍。咱不整虚的,直接上干货!
先说位置,博士楼就在榆中校区南苑生活区最里面那栋。从正门步行大概8分钟,旁边就是研究生食堂和篮球场。楼体看着挺新,门口有门禁系统,刷卡进出这点挺安心。楼管大叔特别热情,听说我要拍宿舍还专门提醒,"把咱们新换的洗衣房也拍上哈!"
单人间标配是这样的,15平米左右的房间,1.2米实木床(带床垫)、三门衣柜、书桌书架一体柜。重点夸夸这个书桌,长度得有1米5,放两台电脑外加参考资料完全没问题。插座配置很用心,床头俩USB接口,书桌旁边三个五孔插座,搞科研的同学不用抢插线板了。
公共区域这两年刚升级过,每层都有三个洗漱间。最让我惊喜的是热水器,早上七点到晚上十一点不间断供应,冬天做实验回来能随时洗热水澡。三楼还新增了共享厨房,电磁炉、微波炉、冰箱都是标配,逢年过节煮个饺子特别方便。
晾衣服这事得重点说,楼顶有专门晾晒区,不锈钢晾衣架排得整整齐齐。南方来的同学别担心,每层都有带烘干功能的洗衣机,扫码支付3块钱就能用。偷偷告诉大家,每周二上午洗衣房人最少。
周边配套绝对要给五星好评,宿舍楼往东走200米就是教育超市,生活用品基本都能买到。想要改善伙食的话,出南门右转有条小吃街,兰州牛肉面、川菜馆、水果店一应俱全。特别推荐巷子里的"老马家牛奶醪糟",很多博士生都是常客。
有些细节可能官网不会写,1.每学期免费赠送30度电;2.每月第一个周三有免费灭蟑服务;3.宿舍wifi全天不断网,但晚上11点后会自动降速;4.楼下快递柜能存三天,大件包裹直接放楼管室。
给准备申请的同学提个醒,宿舍分配要看当年空余情况,早提交申请能选到阳面房间。如果是夫妻双博士,记得提前三个月提交双人间申请材料。新盖的专家公寓楼已经开始内部装修了,据说下届新生可能赶上首批入住。
对了放个小彩蛋,博士生宿舍每层都有个"解压角",学校给配了沙袋和飞镖靶。做实验卡壳的时候,真有不少同学去那里放松放松。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