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项目的入学流程的设定是需要非常明确的,也就是说想申报西安交大工程非全博要搞懂,到底流程是咋定的,根据小编当前调查可以告知给的是,目前遵循的是“申请-考核制”,但不是纯“免考”——申请里包含考核环节,可能有笔试也可能有面试,具体形式每年会根据学院和专业微调,不是固定不变的。
所以小编直白点来讲,对于想考的人员可千万别把这件事情误解成“光交材料就行”,考核这关得认真准备,不然过不了。
简单来解析,所谓的“申请-考核制”含义的话,不难发现,不是说不用考试,而是把“考试”融入到整个考核流程里了,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全国统考。
先说材料申请这一关把,自然是需要先把材料申请上去的,通过审核才可以!材料的准备无非就是包括身份证、本科和硕士的学历学位证(得学信网可查)、硕士阶段成绩单、科研成果——比如发表的论文、参与的工程项目报告,还有研究计划书,得写清楚读博想研究啥课题、怎么研究。
要知道,只有材料审过了,才进考核环节,这步就包含“考试”的性质了。考核一般分两部分,笔试和面试,也有些年份或专业只考面试,具体得看当年的招生简章。
就各位需要去参加的考试来讲的话,从科目的设定来讲,正常是两门的,一门是外语(英语居多,偶尔有小语种选项,得看专业),一门是专业基础课,比如机械工程非全博可能考《工程力学》,电气工程可能考《电力系统分析》。考啥内容、参考书是啥,学校会在招生简章里列出来,不会让你瞎复习。
关于笔试这一环节,各位报考人员也是不要过于紧张的,不必太担忧,这个考核,不像统考那么偏理论,会结合工程实际,比如考你怎么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项目里的问题,毕竟是非全日制博士,招的多是在职做工程的人,侧重应用能力。
另外就是,面试的审查是非常关键的了,通常是5-7个老师组成评审组,问的问题围绕你的研究计划、工作经历和专业知识。比如老师会问“你写的这个研究课题,在实际工程里能解决啥问题?”“你之前做的那个项目,遇到技术瓶颈是咋解决的?”
说到这里了,那么小编也得澄清个常见误解:别觉得“申请制”就是“不用考试”,其实考核里的笔试和面试,都是“考试”的一种,只是形式和统考不一样。之前有同学以为交了材料就能上,没准备考核,结果笔试没过,白忙活一场。
开设的学院也是很多的,所以不同学院的工程类非全博,考核细节可能不一样。比如西安交大的机械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都有工程类非全博招生,有的学院笔试只考专业课,有的加考外语;有的面试要做PPT汇报研究计划,有的不用,得看具体学院的通知。
注意啊,就是说,有关工程类非全博大多招“定向就业”的学生,就是你得有工作单位,毕业回原单位,档案不用转到学校。报名的时候得提交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这也是材料的一部分,忘了交的话材料审核过不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