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
首页 学校简介 招生简章 学校资讯 报考指南 问答 网上报名
当前位置: 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 > 院校库 > 厦门大学 > 报考指南

厦大在职博士,985里最好考?

发布时间:2025-04-11 10:07:46 来源: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
分享到:

厦门大学作为南方知名985高校,其在职博士项目近年来备受关注。不同于普通博士的"严进严出",厦大在职博士采取更灵活的培养方式,但并不意味着含金量打折。笔者实地走访发现,该校对在职博士的科研要求与全日制一致,只是在课程安排上更照顾在职人员,周末授课+寒暑假集中学习已成标配。

三类人最适合报考,一是高校教师(评职称刚需),二是医疗系统骨干(晋升副高必备),三是国企/事业单位中层(学历镀金)。我强调一点35岁以上人群,厦大对年龄限制较宽松,去年录取的学员中最大年龄47岁。

报考流程有讲究,3月前必须联系好导师,6月提交材料时务必附上近三年工作成果。有个冷知识,主持过市级以上项目的申请人,笔试成绩可加10分。学费方面,文科类专业年均2.8万,理工科3.5万,医学类稍贵需4.2万,比北上同类院校便宜30%左右。

常见误区要避开,千万别信"“抱过”"中介,厦大官网明确要求考生亲自参加复试;不要同时报考多所院校,各高校导师之间存在信息互通;论文开题最好选应用型课题,纯理论研究通过率不足40%。

厦大在职博士:985里最好考?

厦门大学在职博士论文要求

一、论文选题,务实比“高大上”更重要

厦大对在职博士论文的选题,强调“实际价值”和“创新性”。说白了,就是别光整虚头巴脑的理论,得和你从事的行业或岗位挂钩。比如教育系统的在职博士,可以研究“地方教育资源分配优化”;企业管理者可以探讨“数字化转型中的组织变革”。

导师组通常会建议两个方向,要么解决行业里的具体问题,要么在现有研究上提出新视角。千万别为了追求学术前沿,选一个自己完全不熟悉的领域,后期容易“卡壳”。

二、结构规范,这些红线不能碰

1. 字数要求,全文不低于10万字,工科可能略少,但社科类普遍在12-15万之间。注意,这里指的是正文部分,参考文献、附录不算在内。

2. 格式模板,厦大官网有最新版《博士学位论文格式规范》,连标点符号的全角半角都有规定。曾经有位学长因为目录页的页码格式不对,被打回来改了三次。

3. 文献引用,文科建议用“页下脚注”,理工科多用“作者-年份制”。别忘了,引用本校导师的成果时,务必标注完整,避免学术伦理问题。

三、写作技巧,在职人员的“偷时间”秘籍

白天上班晚上写论文是常态,但效率是关键。分享几个实用方法,

碎片化写作,把论文拆成小模块,比如今天写300字文献综述,明天整理一组数据。手机装个笔记软件,通勤时间也能构思框架。

善用学校资源,厦大图书馆的“校外访问通道”超好用,在家也能下知网论文。遇到数据难题,直接邮件联系导师组的统计专家。

阶段性反馈,别等写完才找导师,每完成一章就发邮件沟通。有的导师喜欢线上会议,提前约个腾讯会议,20分钟就能解决困惑。

四、查重与盲审,细节决定成败

厦大查重率卡在8%以下(含引用),比很多高校严格。自己先用“知网个人查重”预检,但注意学校最终用的是TMLC系统,结果可能有微小差异。

盲审阶段最容易被挑刺的是“创新点表述”。有个实用建议,在摘要和绪论里用“首次提出”“构建了XX模型”等明确表述,但千万别夸大。去年一位同学写“填补国际空白”,盲审专家直接反问,“你确定看过所有外文文献?”

五、答辩准备,练好三分钟“电梯演讲”

答辩委员会最常问的问题就三类,

1. 你的研究解决了什么实际问题?

2. 方法有没有局限性?

3. 未来打算怎么深化研究?

提前准备这三个问题的答案,用大白话讲清楚。比如问“局限性”,可以回答,“样本主要来自福建地区,下一步想和广东的同行合作对比研究。”

学姐提醒,论文提交前一定去嘉庚楼304办公室领《形式审查表》,逐项检查签名盖章。去年有同学因为漏了导师亲笔签名,差点延迟毕业。

推荐阅读:

Copyright©2020-2025 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2022001038号-1

报名咨询电话

400-860-3166

  • 招生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