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同事在后台收到不少河北老乡的私信,都在问在职博士报名的事。今天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说说这事儿,特别是哪些人压根不适合报,看完能让你少走三年弯路!
首先说硬性条件。河北地区的高校普遍要求,①有硕士学历证书(单证不行)②工作满5年(国企事业单位要盖章证明)③年龄别超45岁(个别院校卡40岁)。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去年就有个承德的老师傅,工作年限差3个月没给过审。
重点来了,下面这5类人建议慎重考虑,
1. 单位不给开证明的(私企员工特别注意)
2. 孩子不满3岁的宝妈(时间根本不够用)
3. 经常出差的销售岗(根本赶不上周末面授)
4. 英语四级没过的(统考英语难度超六级)
5. 想着混文凭的(现在查得严,翟天临事件后更甚)
别忘了河北考生,今年新增了社保核查环节。石家庄某高校老师透露,他们退回了23份材料,都是近6个月社保断缴的。建议提前准备好连续12个月的缴费记录,别卡在对了环节。
学费方面别被坑!河北本地院校普遍在8-12万/3年,超过15万的建议慎重。有个唐山老哥去年报了北京某校河北班,结果发现毕业证不带"在职"字样要多交6万,这种套路要警惕。
河北在职博士学费“躲雷”诀窍
一、选学校,先看资质
别光听招生老师吹得天花乱坠,第一步得查清楚学校有没有正规博士培养资格。河北省内高校不少,但能招在职博士的也就那几所老牌院校。有些机构打着“合作办学”的旗号,实际连学位授予权都没有。教你个招儿,直接上教育部官网查《学位授予单位名单》,输入学校名字一查便知。要是查不着,扭头就走,别犹豫。
二、学费构成,别被“打包价”忽悠
正规学校的收费明细写得明明白白,通常包含,
课程学习费(按学分收,全程大概8-12万)
论文指导费(2万左右,分开题、中期、答辩三个阶段)
杂费(教材、网络平台使用费等,每年800-1500)
要是遇到那种“一口价全包”的宣传,可得长点心。去年有学员遇到过这种情况,结果第二年突然要加收“实验材料费”,说是当初报价没算这部分。
三、隐藏费用多留神
这几个地方最容易踩雷,
1. 考试费藏猫腻,报名时交的300-500元考试费,有的学校考不过不给退,但按规定是可以退70%的。交钱前记得要收据,写明“可退部分费用”。
2. 重修费要问清,万一挂科了,重修怎么算钱?有的学校按学分收费,挂1门就得交3000,比正常学费贵一倍。
3. 答辩附加费,遇到过最离谱的,临答辩前让交“专家评审交通费”,张口就要5000。其实这些费用早该包含在论文指导费里,当场就该打12345投诉。
四、缴费方式有讲究
记住三个原则,
1. 能对公转账绝不给个人账户
2. 分学年交比一次性交安全
3. 交完钱立马要正规发票
某高校曾经出过幺蛾子,财务把学费挪用了,学员手里没发票,扯皮半年才要回钱。现在正规学校都是扫码直缴财政专户,这个最靠谱。
五、补贴政策要挖透
河北各地有人才引进政策,比如石家庄对企业在职攻读博士的员工,最多能补贴学费的50%。但注意要满足三个条件,
社保连续缴满3年
专业符合市重点产业目录
毕业后继续在原单位工作至少2年
提前到人社局官网下载《高层次人才培养实施细则》,准备材料时连复印件带原件,少一样都白跑。
六、二手信息要验证
加了三五个“在读博士交流群”,不如直接去学校堵人。工作日下午四五点,到目标院校的咖啡厅或食堂,逮着抱电脑的博士生多问几嘴。重点问三个事,
导师会不会突然收“项目参与费”
学校有没有临时增收费用的前科
同门师兄师姐延期毕业的多不多
去年有个老哥就是打听到某校导师习惯性让学生延期,果断换了学校,省下好几万冤枉钱。
交钱之前多跑腿、多打听、多看红头文件。记着,凡是催着你赶紧交定金的说辞,多半有猫腻。咱挣钱不容易,该较真的时候千万别抹不开面子。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