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可以确定的就是南开大学医学非全博士入学是申请考核制,这是不需要参与全国考试的,但院校还是会组织考试的,但是要说到难度的话,其实是要看个人的,主要是从多个方面来判定的。

先把申请考核制说清楚,它不是“提交材料就录取”,而是要走“个人申请—材料初审—导师评估—专业考核—学校公示”的流程,每个环节都有淘汰,材料审核和专业面试是最容易刷人的地方。

材料审核是第一关,要准备的东西不少:硕士双证及学信网认证、科研成果证明(论文、课题、专利等)、个人陈述、研究计划书,其中研究计划书是“重中之重”。必须和报考导师的研究方向高度匹配,还得有具体的研究思路和可行性。
提前联系导师也很关键,最好在每年3-4月招生简章发布前就沟通。发邮件时别只说“想报考您的博士”,要附上自己的临床案例总结、科研成果摘要,让导师看到你的潜力。
要是导师回复“名额待定”,也别放弃,可以隔1-2个月更新自己的进展,比如发表了新论文、完成了重要课题,保持适度联系。
专业面试是核心环节,一般由5-7位科室专家组成评审组,提问分三块:专业知识、临床案例分析、科研思路。不会考死记硬背的内容,更看重实际应用能力。
科研提问会围绕你的研究计划书展开,比如“为什么选这个课题”“预期成果是什么”“遇到技术难题怎么解决”。
当然了,除了以上说到的这些,在考试上的话,对外语上的要求还是存在的,英语考核相对简单,主要是自我介绍和日常问答,只要提前准备好3分钟左右的英文自我介绍,再背几个常见问题的回答模板,基本都能通过,这点是可以放心的。
如果是针对专业的情况来看的话,选择的专业不同,一些热门的专业,比如临床医学、护理学录比能达到5:1甚至更高,自然也是存在一定的难度有的;而公共卫生、医学技术等专业竞争稍小,报录比大概3:1。从这些方面可以确定一点,热门专业的竞争压力自然是比较大的。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